赢在开门红:重建内部竞争新思维

赢在开门红:重建内部竞争新思维
作者: 朱之伟//陈延鹏//孙军正|责编:邢有涛//刘康格
出版社: 中国财富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3.80
折扣购买: 赢在开门红:重建内部竞争新思维
ISBN: 9787504770516

作者简介

" 朱之伟,高级工程师,1995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到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从事金融管理服务工作,金融从业27年来,主持开发金融条线业务系统32套,主笔撰写金融管理及营销方面学术论文65篇,分别在国家金融核心期刊《金融发展研究》《金融电子化》等杂志发表,2003年被人民银行总行评为全国征信系统建设先进个人。 陈延鹏,现任中国银行济南历城支行党总支书记、行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高级财富管理师”、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金融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从事银行管理工作二十余年,历任中国银行济南分行支行部门主任、经营性支行行长、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营业部主管、中国银行济南分行办公室主任,中国银行济南天桥支行党总支书记、行长。曾获“山东省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先进个人”“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荣立济南市公安系统“个人三等功”1次。 孙军正,北京华夏科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银行业532理论创始人,中国银行业最佳导师中国最受欢迎开门红导师中国最具专业性品牌讲师中国执行力十强讲师,注册企业咨询顾问、培训师出版著作50余本,累计培训辅导18万人(次)、500家银行共同见证,长期担任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管理顾问,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特聘教授。 "

内容简介

"四、内部竞争存在的形式 商业银行内部避免不了竞争出现,不可以绝对地认为内部竞争应该存在或不应该存在,在多数情况下,内部竞争的作用具有双面性,人们可以根据这些内部竞争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将其存在的形式分为良性内部竞争与恶性内部竞争。良性内部竞争是指可以使所有竞争参与者都有所收获的一种竞争关系;恶性内部竞争则是竞争者之间存在冲突、矛盾等,导致缺乏积极性和动力,可能会影响企业运营发展的一种竞争关系。简单来说,良性内部竞争促进商业银行发展,恶性内部竞争阻碍商业银行发展。对于商业银行内部而言,无论是发生在各网点之间的竞争,还是发生在员工之间的比较,参与竞争的个体或者群体都应该纵向地看进步,不是横向地盲目比较。各网点可以纵向地比较近期业绩与之前相比的上涨程度,各位员工可以纵向地进行自我评价,正确地看待自身的进步。横向比较很容易出现少数网点或员工的进步,多数网点或员工原地不动甚至是退步的情况。在商业银行内部,这两种竞争形式都避免不了。内部竞争不一定会导致冲突,而一旦出现冲突,就说明恶性内部竞争已经产生。要正确地看待内部竞争,将它往良性的方向引导,不能因为缺少竞争而出现员工懒散、没有工作积极性的情况,也不能让恶性竞争或盲目比较引发商业银行内部的冲突,影响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核心竞争力随着商业银行内部资源的整合与分配发生变化,依靠核心竞争力带来的动力,商业银行就可以在存在内部竞争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稳定发展,使得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有条不紊地提升。想要合理利用核心竞争力产生的动力,就要思考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如图1-7所示。鲜明的文化创新的技术整合的业务优秀的员工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图1-7  一、鲜明的文化企业文化是商业银行各级部门、各位员工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理念总和,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可以简单地看作内部竞争参与者集体行为的表现。以共同的观念、行为方式整合而形成的企业文化,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方式,并可以在最终的运营模式和发展进程中被体现出来。不同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有所区别,但不可否认,核心竞争力带来积极作用。随着大市场环境下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重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力图将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融合得更加自然,希望使自身的发展前景更加明确。 二、创新的技术商业银行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不断革新,产品与服务的竞争本质上是技术的竞争,只有掌握关键技术的创新,才可以保持竞争优势,所以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把技术创新放在重要位置。没有适时更新的技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将会受到很大限制,在创新技术的过程中,要做到一直创新和敢于自我创新。1.做到一直创新商业银行的技术创新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众对产品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产品更新的时间间隔不断缩短。在过去可能需要几年才可以产出一些新的产品或服务,在现在这样的速度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此就产生了一个现象——新产品的存在时间变短,产品更新的周期变短。在如此变幻莫测的情形下,商业银行就必须做到常更常换,在延续产品使用期限的同时促进整体发展。2.敢于自我创新商业银行的技术创新不仅指优化,也可以指推翻。多数情况下,银行的产品创新是在原有的服务基础上增加或改变部分功能,但也有某项产品的存在不具备太大价值,所以需要将其舍弃或者进行大幅度创新的情况。与此同时,一般无法保证创新一定会产生价值,可能创新的结果是大量资金的投入收效甚微,但必须肯定的是,如果不进行创新,一定一无所获,所以商业银行需要具有承受创新失败带来损失的能力,敢于自我创新。 三、整合的业务整合商业银行业务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措施,业务整合是指将一些零散的业务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功能齐全的新的业务。随着大众对产品功能的高需求,商业银行如果还一如既往地选择单项业务精练化就不是一个明智之举,商业银行应该把目光集中在部分核心业务上,将这些业务进行整合,基于这些业务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进行核心业务整合之前,必须明确核心业务有哪些,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与中间业务,所以可以适当地将这些业务整合到一起, 尽最大可能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产品存在的内部意义是实现自身的功能与作用,这与产品的开发息息相关,产品存在的外部意义在于满足客户的需求,产品优劣取决于客户的评价。商业银行应该结合企业内部的业务发展状况与资源配置,基于客户需求将资金合理投入整合业务中,从而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核心业务整合过程中,应该注意盲目整合并不可取,可以适当地将一些功能整合到一起,但并不代表这些功能越多越好。在商业银行内部,各个网点、各级部门、各位员工都应该“有事可做”, 所以需要将各项业务资源较为均衡地分配,资源合理分配才可以使整合业务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样才可以更大限度地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四、优秀的员工优秀员工的存在对于处于发展阶段的商业银行而言,简直是“如虎添翼”,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只有重视优秀员工的培养,才能够提升核心竞争力,使发展节奏更加稳健。优秀员工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其可以维护客户资源并能够吸引客源(见图1-8)。优秀员工存在的必要性优秀员工可以维护客户资源优秀员工能够吸引客源图1-8 优秀员工存在的必要性1.优秀员工可以维护客户资源一名优秀的员工可以知晓客户的需求,能够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得到客户的肯定,甚至是依赖。最终结果就是多数被优秀员工服务过的客户都会对该银行予以认可,这些客户在之后有需求时会更愿意选择优秀员工的二次服务或多次服务,员工的“回头客”便可以成为商业银行的长期客户。2.优秀员工能够吸引客源优秀员工会比普通员工更能得到客户的认可,能够吸引更多新的客户。在为客户介绍产品或提供服务时,优秀员工更具渲染力,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关注,同时有机会引起旁观客户的注意,如此一来,优秀员工便能够为商业银行创造更多的价值。商业银行的运营与发展离不开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主要有企业文化、创新技术、整合业务以及优秀员工,针对这些来源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有很大作用。当今市场环境下,商业银行外部竞争对内部竞争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要想合理地控制内部竞争,提升核心竞争力势在必行。 " "1. 朱之伟、陈延鹏、孙军正三位作者有着资深的银行管理背景和丰富的建树。 2. 《赢在开门红:重建内部竞争新思维》介绍了商业银行内部竞争的底层逻辑,并有效分析了在职场内如何利用内部竞争转化并推进企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