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新华
原售价: 86.00
折扣价: 80.28
折扣购买: 远去的天星沟:我的三线人生
ISBN: 9787516674338
晓露,本名刘常琼,女,大专文化,1963年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1971年10月随支援三线建设的父母,来到位于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脚下的天星沟,在天星沟里的国防企业天兴厂成长,长大后进人工厂工作。1999年,随工厂整体搬迁到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00年初,升任工厂中层领导干部,曾任品质管理部部长、分厂厂长、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后自主创业,成立成都晓露文创设计有限公司,任总经理。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宜传联络部副部长,四川省三线建设研究会理事、宣传委员、三线精神讲师团讲师,四川省三线文旅专委会专家顾问;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南川区宁江小学校特聘专家顾问。2010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散文集《让优秀成为习惯》。
前几年,我问已经70岁 的大姐,当年从家里到她当 知青的地方到底有多远。她 回忆了一下,说有30多公里 。我按着她说的地名——泸 县云锦镇石马乡,在手机导 航里搜了一下,真的有30多 公里远。我实在不敢相信, 当年只有20岁的大姐,带着 我这个刚满7岁的小妹妹, 是怎么走完这段路程的。黑 夜里,大姐打着手电筒,背 着我在田坎上、堰塘边行走 ,成为我不可磨灭的记忆。 我就像依恋母亲一样依恋着 大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 们总是担心第三次世界大战 随时会爆发,担心在台湾的 蒋介石反动集团“反攻大陆” ,担心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随 时会发动战争,所有的人都 紧绷着备战的弦。泸州化工 厂的高音喇叭,每天早、中 、晚播放三次,讲的基本上 都是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要准备打仗这样的话题。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 ,中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 上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 炸成功了。那一天,激动人 心的消息传遍了祖国大地, 震动了国际社会,也极大地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 原子弹爆炸后的那几年,泸 州街道上到处张贴着原子弹 爆炸时的蘑菇云图片,张贴 着当原子弹爆炸时人们应该 如何防范的彩色示意图。这 样的环境,让我们小孩子都 感觉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上石梁村靠近公路的地 方是一个巨大的石梁,到我 家就要从石梁上走过。农民 们在石梁上晒粮食,一群工 人则在石梁下面挖防空洞。 放学路上,我和四哥最爱去 看工人用钢钎、大锤打炮眼 。炮眼里装满炸药后,就有 拿着小红旗的工人吹着口哨 ,大声喊着:“放炮了,放 炮了,走远点!”招呼各个 方向的人离远点。“轰隆轰 隆”的炮声响过之后,飞沙 走石,浓烟滚滚,等到拿着 小红旗的工人再次吹响口哨 时,人们就可以通行了。 就在我睁大一双懵懂的 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变 幻莫测的世界的时候,我们 国家基于当时面临的紧张国 际形势,于1964年开始, 秘密进行宏大的三线建设。 从1964年到1980年,中 国在内地的十几个省、自治 区,开展了一场以战备为中 心、以工业交通和国防科技 为基础的大规模基本建设, 称为“三线建设”。所谓三线 ,是由中国沿海、边疆地区 向内地划分三条线。一线指 沿海和边疆地区;三线指四 川、贵州、云南、陕西、甘 肃、宁夏、青海及湖南、湖 北、河南等内地地区,其中 西南(云、贵、川)、西北 地区(陕、甘、宁、青)俗 称大三线;二线指介于一、 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区。一、 二线地区各自的腹地又俗称 小三线。三线建设主要指三 线和小三线地区的建设,也 包括一线地区设备、人员向 三线的迁移。它历经“三五” “四五”“五五”三个五年计划 ,共投入2050余亿元资金 和几百万人力,安排了几千 个建设项目。规模之大,时 间之长,动员之广,行动之 快,在中国建设史上是空前 的,对以后的国民经济结构 和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段摘自《中国共产党与 三线建设》)。 幼小的我还不知道,这 项宏大的基本建设工程,竟 然与我的命运息息相关。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