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80
折扣购买: 李白传(李长之作品系列)
ISBN: 9787020170203
李长之 (1910--1978) 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师从著名哲学家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西洋哲学史》《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陶渊明传论》《鲁迅批判》《孔子的故事》等,影响深远。
不过,却终于是杜甫极了解李白。我们先看杜甫和李白的游踪、过从处: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可以见他们的亲密。杜甫又有《春日忆李白诗》: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这些时候都在公元七三七年左右,李白快四十岁了,杜甫不够三十,杜甫很赏识李白文学方面的天才,差不多他每首有关李白的诗里都提到。对于李白的性格,“飘然思不群”,自然也在羡慕着。 后来李白以四十二岁而得从政了,但是不久就又失败,杜甫这时便又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的诗,其中有“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的句子,这是说李白在长安和贺知章相识的事的,附带的却又提到了李白诗上的天才。其中又说:“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这便是得到退休,政治上失败的时候了。接着,“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泅水滨。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这乃是李白失意后的情况,同时也见这时杜甫对于他之同情了。 本来就有神仙的向往的李白,经政治上的失败以后便更热心起来,同时他的豪气也不惟不减,反而也更肆无忌惮起来,但是他内心里是焦急着,苦闷着,有一缕苦无主宰的悲感在;这时了解他的也便惟有杜甫。看见他“秋来相顾尚飘蓬”了,知道他“未就丹砂愧葛洪”,在别人以为李白“痛饮狂歌”为热闹者,独独杜甫明白这是“空度日”,在别人所只见李白之乱蹦乱跳,自负自赞者,杜甫却独独明白李白内心的深处却是空虚,所以说“飞扬跋扈为谁雄”了!范传正为李白作《唐左拾遗翰林李公新墓碑并序》中有:“脱屣轩冕,释羁缰锁,因肆情性,大放宇宙间。饮酒非嗜其酣乐,取其昏以自富;作诗非事于文律,取其吟以自适;好神仙,非慕其轻举,将不可求之事求之,欲托壮心,遣余年也。”这了解也未尝不深刻,但却稍微过了些,我便觉得有点失真了。因为李白之好神仙实在是早年以来所抱有的一种志愿,说因政治上之失败,而更重理旧业则可,说这只是一种寄托就不合实际了。杜甫则不然,却以为李白政治上的失败之外,再加上神仙也没有成功,因此有“未就丹砂愧葛洪”之叹,双重的幻灭,笼罩着李白内心的苦闷,这恐怕是再对也没有了。 李白的情形却越发不好下去。到了晚年,又因为永王璘的事件几乎送了性命,终于遣了流放。李白是将近六十的老头儿了,杜甫也快半百,这时杜甫便有《不见》一诗,原注:“近无李白消息”,那诗是: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距李白之死约三四年。别人以李白的佯狂为不近人情,别人以李白的佯狂为可以取笑,杜甫却感触到那是很深的悲哀;在一群愚妄者无不觉得必得李白而后甘心时,知道爱惜这一位天才诗人的恐怕也就只有杜甫。 杜甫对李白时时不放心,那深挚的友情尤其表露在此际: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天末怀李白》 虽然不知道李白的生死,但是觉得恐怕消息不会好了,“文章憎命达”,说得哀愤极了!之外,则杜甫又作有《梦李白》: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君既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匆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这就直然是两首挽歌了!诗里头真凄怆欲绝,现在不复是了解李白不了解李白的问题了,乃是情感上的震悼受得了受不了的问题了!“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这点多么可珍贵的友情,我想或者多少可以补偿我们诗人所受的轲了罢。“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这是李白一生的缩影。李白在文艺上的亘古不朽的成绩,杜甫也早早感觉到了,不过这热闹只在身后而不在眼前,眼前所有的却是寂寞和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