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他说

老子他说
作者: 南怀瑾
出版社: 复旦大学
原售价: 43.00
折扣价: 32.20
折扣购买: 老子他说
ISBN: 9787309138870

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湾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数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内容简介

善反而不美 大道无名,并非如一般凡夫俗子们所认为的常 道。什么是常道呢?便是平常人们为形而上道所建 立起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名相境界。这样一来, 早已离道更远了。 有个真善美的天堂,便有丑陋、罪恶、虚伪的 地狱与它对立。天堂固然好,但却有人偏要死也不 厌地狱。极乐世界固然使人羡慕,心向往之,但却 有人愿意永远沐浴在无边苦海中,以苦为乐。与其 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驰。不如两两相忘,不执 著于真假、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遥自在 了。 如果从学术思想上的观点来讲,既然美与丑、 善与恶,都是形而下人为的相对假立,根本即无绝 对标准。那么,建立一个善的典型,那个善便会为 人利用,成为作恶多端的挡箭牌了。建立一个美的 标准,那个美便会闹出“东施效颦”的陋习。有两 则历史故事,浓缩成四句名言,就可说明“美之为 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的道理,那就 是“纣为长夜之饮,通国之人皆失日”,“楚王好 细腰,宫人多饿死”。现在引用它来作为经验哲学 的明确写照,说明为人上者,无论在哪一方面,都 不可有偏好与偏爱的趋向。即使是偏重于仁义道德 、自由民主,也会被人利用而假冒为善,变为造孽 作恶的借口了。 同样地,爱美成癖,癖好便是大病。从历史经 验的个人故事来说: 元朝末期的一位大名士——大画家倪云林。他 非常爱美好洁。他自己使用的文房四宝——笔、墨 、纸、砚,每天都要有两位专人来经管,随时负责 擦洗干净。庭院前面栽的梧桐树,每天早晚也要派 人挑水揩洗干净,因此硬把梧桐树干净死了。有一 次,他留一位好朋友在家里住宿,但又怕那个朋友 不干净,一夜之间,亲自起来视察三四次。忽然听 到朋友在床上咳嗽了一声,于是担心得通宵不能成 眠。等到天亮,便叫佣人寻找这位朋友吐的痰在哪 里,要清理干净。佣人们找遍了所有地方,也找不 出那位先生吐痰的痕迹,又怕他生气骂人,只好找 了一片落叶,稍微有点脏的痕迹,拿给他看说找到 了。他便立刻闭上眼睛,蒙住鼻子,叫佣人把这片 树叶送到三里外去丢掉。 元末起义的张士诚的兄弟张士信,因为仰慕倪 云林的画,特地派人送了绢和厚重的金币去,请他 画一张画。谁知倪云林大发脾气说:“倪瓒(云林 名)不能为王门画师。”当场撕裂了送来的绢。弄 得士信大怒,怀恨在心。有一天,张士信和一班文 人到太湖上游乐,泛舟中流,另外一只小船上传来 一股特别的香味。士信说:“这只船上,必有高人 雅士。”立刻靠拢去看个清楚,不料正是倪云林。 士信一见,便叫从人抓他过来,要拔刀杀了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