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日报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3.50
折扣购买: 图解世界精英思维
ISBN: 9787547737910
崔洋:北大工商管理硕士(EMBA),创新思维实战导师,结构表达力实战导师,企业高级管理咨询师,沙盘模拟ACI、CETI认证培训师,沙盘模拟研发导师(高级)。曾服务于Google、李宁、中国联通等知名企业,在团队管理、运营管控等方面,有17年以上的实战经验和10年以上的沙盘研发经验,荣获2018年中国百强讲师、沙盘领域10强讲师。
第一章 认知思维:发现你的优点和缺点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对自我的洞察和理解,对自我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被认为是自我认知。歌德说:“一个目光敏锐、见识深刻的人,倘又能承认自己有局限性,那他离完人就不远了。”对自己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也就是有自知之明,就能明白自己的能力到底可以完成多大目标。在个人成长中,心中要有梦想、有目标,但是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清醒的认知,毕竟实现目标、理想需要具体的行动和步骤,如果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没有具体的行动步骤,那梦想最终也仅是“梦”和“想”。 巴纳姆效应:人贵自知却难自知 著名杂技师肖曼·巴纳姆说:“人在认识自己的时候,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人们通常会认为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巴纳姆效应”。 生活中,常有这种现象:本身没什么能力的人,在他人的吹捧下,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而本身能力很强的人,在他人的一再打击下,反倒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管哪种人,都很大程度地受到了外界或他人的影响,而且非常严重,以至于最终完全迷失了自己。生活中的这种现象也正印证了“巴纳姆效应”。 很显然,巴纳姆效应对于人们的自身成长是不利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图1-1)。 图1-1 巴纳姆效应的不利之处 巴纳姆效应影响着很多人,就像下面这个案例中的凯瑟琳。 凯瑟琳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会计师,专业能力在公司中是最好的。然而,自从她和男朋友相处后,一直有诸如“刻板”“过于保守”等词灌入她的耳朵,那些大多是她男朋友的朋友说给她男朋友听的。 一开始,凯瑟琳还非常生气,但听得多了,她便觉得他们说的是对的,于是便学着一些看起来非常时尚、前卫的人的样子,将自己打扮得看上去不那么刻板。她开始频繁地与男朋友出入一些鱼龙混杂的场所,听着周围人对她的赞美,她很开心,也很享受。渐渐地,她的注意力更多地偏向如何将自己打扮得更时尚,结果工作方面频频出错,最终因为给公司造成了极大损失而被kai除了。 找不到自我,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没有是非观,仅是从别人的眼中来判断自己是对是错,每天都要琢磨别人是怎么想的,这样的生活不仅让人感到疲惫,更严重的是,它会阻滞一个人前进的脚步,就像上面提及的凯瑟琳,不进反退。因此,生活中要尽可能远离巴纳姆效应。那要如何远离呢?这就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正视自己 远离巴纳姆效应对自己的影响,首先要敢于直面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接受这些客观存在于我们身上的现实情况。 很多人面对自身缺点的第一反应就是将缺点藏起来,这就像那个测情商的问题: 比如人落水后,被救起时发现自己一丝不挂,第一反应除了大叫,一定是赶紧用双手捂住双眼。不管是将缺点藏起来,还是用双手捂眼,无疑都是在掩耳盗铃。 而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一行为就是不愿直面自己的典型例子。人一旦有缺陷,想方设法都要将它掩饰起来。 又如有的人牙齿长得不好看,他们在说话时就特别注意掩饰自己的牙齿,或者人多的时候干脆闭口不言。 但自我认知最重要的就是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改正它,否则它将一直阻碍自我成长。 若一时难以找到自身的优点,不妨选择一个条件与我们差不多的参照对象作比较,当然,相比较的重点还要看内涵,比如技能、品德等方面。 培养敏锐的判断力 培养敏锐的判断力也要首先从认识自身开始。可以通过旁边人的提醒等途径发现自身的优缺点,由家里人或其他亲近的朋友直截了当地指出你自身存在的问题或具备的优势,从这些信息中逐渐培养敏锐的判断力。比如以下一些信息(图1-2)。 图1-2 培养敏锐判断力需收集的信息 判断力原本就是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决策的能力,因此,不管是家人还是亲朋好友提出的有关你的信息,你都要有所重视,当然不能又回到巴纳姆效应状态中。 通过重大事件映照自己 成功的巅峰和失败的低谷都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性格,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能提供自身的个性、能力等信息,还能看到自身的长处和优点、不足与缺陷。因此要把握这些,时刻重新认识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但难自知,这是很多人面临的困惑,可是,如果连自己都无法了解,又怎么能获得成长、成就呢?因此,别太在意别人的看法,静下心来好好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活出一个精彩的自己。 达克效应:别将你的无知当聪明 康奈尔大学的Kruger和David Dunning做了一项实验,他们想知道在某方面技能缺失的人,是不是能认识到自己这个问题。首先他们测试了幽默感水平。他们先找了30个笑话,然后又请来专业的喜剧演员为这些笑话的有趣程度进行评级,并以此作为参考,让65名本科生继续为这些笑话评级。结果显示: 幽默感比平均水平略高的人预测的成绩相当准确; 幽默感很强的人认为自己的水平也就仅够平均水平; 缺失幽默感的人却认为自己的水平高出平均水平很多。 实验还没有结束,研究者又分别对测试者进行了逻辑推理能力及语法水平的测试,结果依然是能力最差的人认为自己的水平远高于平均水平。 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实验中,阅读、驾驶、下棋、球类竞赛等,都表明能力越差的人,对自己的能力评估越高。 这一系列的实验结果表明:能力差的人更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而能力高的人又容易高估他人的能力。 这种对自己的能力认知缺失的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达克效应。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能力的高低会影响自我认知。一个人只有真的具备某种能力,才会真正了解这项能力,才能对这项能力做出最精准的评估。而当不具备这项能力,也不了解这项能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时,也就无法认识到自身对这项能力有所欠缺。 其实,这种现象在芸芸众生中比比皆是,比如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他们自认为自己很聪明、很幽默、很有学识等,但其真实能力可能要差得多。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是不是也有这种时候呢?在自我营造的优势中“自我放飞”,本身能力不高,却自我感觉能力很强,无法客观地对自身形成明确的认知。说这么多,并不是要你妄自菲薄,而是让你正视自己、真正了解自己,进而更好地提升自己。当然,提升自己,还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然后加以学习和训练。 自我认知的三大要素 自我认知通常由以下三大要素构成(图1-3)。 图1-3 自我认知的三大要素 在基础认知中,比如不了解自己的情绪状况,就很难有效地与人共情,有效地沟通和交际。对身份的认知也非常重要,这是一个涉及精神层面的认知,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领域中,需要不断地变换角色,这就需要我们对身份转变有明确的认知。 能力认知是最动态、最难把握的,这是因为能力可以下降、提高,并且是通过比较产生的,认知的过程比较复杂。往往自认为能力不足的部分,很少去拓展,所以就会越来越差;认为自己能力突出的地方,不断实践、展示,就会越来越好。 价值认知是自我认知的最高级部分,很容易产生认知偏差,这是因为它常常受环境的影响,比如基于社会、组织或他人的期望体现出来的价值,往往并不是自我的真实价值观,这种价值往往让人失去了自我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提升自我认知 经常自省、突破自我“不知不觉”的状态是提升自我认知的关键。以下一些提升自我认知的方法我们不妨借鉴一下。 刻意练习 学习和精进是提升自我认知和能力的重要途径。重点从以下几点进行学习。 首先,明确要掌握的核心技能,通过专业书籍、行业领袖的意见等学习掌握。 其次,制订计划和目标,在完成计划、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保持专注。 再次,获得持续反馈,将身边及行业优秀的人,作为反馈系统,及时得到反馈。 最后,要长期坚持,既然想要提升,就不能一蹴而就,须长期坚持。 适当停一停 在生活和工作中,对自我进行规范,并不时地停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思考,并不断检验和监督自己,控制和引导心智和认知过程。 借助符号 将每天的情绪、身体状况等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不但能时刻提醒自己留意自身状态,还能对基础认知有清晰的了解。 接触挑战性工作 有意去接触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认识到不一样的自己,这样有助于将隐藏的能力激发出来。 达尔文说过:“无知比博学更容易给人带来自信。”希望追求成长的你,别被无知蒙蔽了双眼,要记得正确认识自己。 ?★在复杂的世界里,我们该如何运筹帷幄?如何拥有面对各种疑难困境的思维技术,以解决日常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本书收录超实用的精英思维以图解形式深度剖析,让你打破认知局限,洞察未来先机! ?★精英的共通点,并非优异的才能,而是深刻的精英思维。学习《图解世界精英思维》,让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高效行动,快速成长! ?★本书八大主题:认知思维,发现自身存在的优缺点;目标思维,制定明确目标促进自我成长;团队思维,团队合作帮助个人成长;情绪思维,牛人都不会被负面情绪所累;格局思维,一个人的格局比能力更重要;互惠思维,成长需要建立在互惠共享基础上;发展思维,不懂求变创新,就别想进步;突破思维,自我蜕变首先从打破常规开始。改变思维模式,改变人生!相信本书能让你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深度学习精英的认知思维、规律,提升自控力、专注力、学习力,洞悉任何事物的内在规律和真相,真正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才能让我们认知觉醒,走出焦虑与迷茫。 ?★?本书的在解析各种精英思维的同时还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引导出创新思考理论,以及图解的形式来更清晰地展现,由浅入深,理论经典实用,可读性非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