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艺术圈

张大千艺术圈
作者: 包立民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5.60
折扣购买: 张大千艺术圈
ISBN: 9787108062031

作者简介

包立民,别署云海、云海楼主。1941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常州横山桥镇。1965年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任职于中央电视台社教部(编导)、《文艺报》副刊(编审)。198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编著有《张大干的艺术》《张大干艺术圈》《张大干诗文集编年》《百美图》《云海楼随笔》《张大干的艺术道路》《张大干家书》《漫话叶浅予》等。

内容简介

张大千传略 黑猿转世 1**9年5月10*(乙亥年四月初一),张大千(名正 权,又名权,后改名蝯,号季爰)出生于四川内江县安良 里象鼻嘴堰塘湾。父名张忠发(字怀忠),母名曾友贞。 张忠发是个老实巴交的“下力人”,曾友贞则是心灵手巧 的民间剪纸艺人。 关于张大千的出生,流传着一个颇具神话色彩的“黑 猿转世”的故事。**已故名记者谢家孝曾当面向大千先 生求证过这个传说,大千先生笑着点点头说: 是有这件事,但说起来未免迷信。中国人的事,我们 总免不了有征兆附会之说。那是先母曾太夫人在怀我即将 临盆的*子,有天晚上梦见一长者,捧一圆形的大铜锣, 铜锣闪闪有光,长者双手把捧着的铜锣递给我母亲说,这 是给你的。因闪光耀眼,家母看不清楚,只知道铜锣上有 黑色的一堆东西,家母请问何物?长者回答是黑猿。家母 此时才看清果然是一黑猿,蜷伏在铜锣中心,驯静,两只 眼闪光注视家母。长者并叮咛说,要小心照顾黑猿,说猿 有两忌,怕月亮,怕荤腥……家母惊醒后,记忆清晰,即 对家父谈起,我们一家人都知道这个梦,不久就生了我, 家人戚友都说我是黑猿转世,这并不奇怪,反正是梦兆之 说…… 这个故事,当年我在上海拜曾农髯先生门下时,家父 讲给曾师听过,曾师即为我题名为蝯……又为我取号季爰 (爰为古写的猿,汉朝时再变为蝯),因为我虽然排行第 八,但因三个哥哥早故,活着的我应该排第四,伯仲叔季 ,因号季爰。(见谢家孝:《张大千的世界》) 张大千的这段回答,把“黑猿转世”的传说,以及早 年曾农髯老师为他改名的来历交代得一清二楚,不用笔者 多费口舌了。 一十习艺 张大千的母亲曾友贞,是乡里小有名气的民间艺人, 她能画善剪,人称“张画花”。由于母亲的熏陶,张氏兄 姐几乎都能画几笔。大千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二哥张 善子比他大十七岁,早年从政,加入同盟会,从事推翻清 朝帝制的活动;三哥张丽诚,经商;四哥张文修,教书。 只有姐姐张琼枝经常陪他玩耍、教他画画。据张大千回忆 :“我记不得什么时候开始学画,人家说我九岁业绘事。 由于先母能画、兄弟们都会画,尤以家姐琼枝得益慈教甚 多,她画得*好的是花卉,我小的时候多由大姐教导。” 可惜这位姐姐在他十二岁时,因病误服药物而亡,张大千 即被送入天主教福音堂教会学校读书,因他家是信奉天主 教的。 张大千自幼随姐从母学会绘画,但父母并不希望他学 画,*不希望他以画为业。原因很简单,画画没有出息, 要守穷一辈子。所以当他中学毕业,赴上海并表示要学书 画时,家里不同意,只得听从父兄的意见,第二年到*本 京都公平学校去学染织。这一年他十九岁。(见谢家孝: 《张大千的世界》) 有人问他学染织是否在色彩原理方面对绘画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