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情绪心理学全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策略)

微情绪心理学全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策略)
作者: 编者:陈璐
出版社: 中央编译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微情绪心理学全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策略)
ISBN: 978751172655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揭开表情的伪装,洞悉情绪的真相 微情绪关键点:表情是内心真相的显示器,人们 的情绪状态都会在脸上展现出来。“喜笑颜开”显示 一个人快乐的情绪,“愁眉苦脸”说明了一个人悲伤 时的状态,“横眉怒目”则很形象地描画了一个人愤 怒的样子……只有看清这些表情所代表的含义,我们 才能***地分析出他人的内心状态。 如果说人的内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CPU,那 人的脸就是这个**CPU的“显示器”,内心的情绪 变化会通过脸部的变化体现出来。人类的面部肌肉十 分丰富,由44块肌肉组成,它们能够帮助人类做出足 以让人吃惊的5000个表情来,这些表情都是为了表达 我们复杂的内心情感和多变的情绪。 我们通过语言和表情动作共同达到表情达意的目 的,一颦一笑都是我们情绪的表现。这是一种**通 用的无声语言,不管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人们都可以 通过表情的变化来传达彼此间的情绪和情感。 当一个人高兴时,他会“面露喜色”,这时候他 的嘴角会轻轻翘起,面颊上抬,眼睑收缩,眼睛尾部 会形成“鱼尾纹”。当一个人难过时就会“面带忧伤 ”,眯眼,皱眉,并且嘴角下拉,下巴随之抬起或收 紧。当一个人吃惊或害怕时就会“大惊失色”,会将 嘴巴和眼睛张开,眉毛上扬,鼻孔张大。当一个人愤 怒时,他的眉毛会微微下垂,前额紧皱,眼睑和嘴唇 紧张起来。当一个人内心产生厌恶之情时,会做出嗤 鼻的动作,同时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而内 心怀着轻蔑情绪的时候,*明显的特征就是嘴角一侧 抬起,露出一侧牙齿,作讥笑或得意笑状。在虚拟的 网络世界里,我们同样会用各种各样的“表情”来表 达各种心情,那些代表我们情绪的“表情符号”,总 是能让别人*好地领会我们的意思。一张小小的面孔 就可以表达屏幕背后的心情。 表情千变万化,每一种变化背后都包含着不同的 心理活动。举一个例子,拿微笑来说,我们所能知道 的就有12种,有的微笑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有的 是带有信任感、敬佩感的信服,有的是亲近和善的, 有的是幸福甜蜜的,有的是既妩媚温柔、讨人喜欢又 带有**性的,有的是陌生人之间礼节性的微笑。有 的笑带着苦涩,有的笑带着失意和无奈,当然,也有 一些假意、做作的微笑和心怀不轨的“坏笑”……而 这仅仅是面部表情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眉毛、眼 神、鼻子等一系列的变化都能够反映出不同的心灵。 可以说,交谈中的每一个侧目、每一次皱眉,或是轻 抚鼻头,或是翘起嘴角,都反映了交谈者所经历的情 绪变化。 面部表情能够表现内心的情绪、情感,但同时也 是可以伪造的。当人们出于某种需要时,就会刻意地 制造一些虚假的表情,甚至是和自己的真实情绪相反 的表情。因为大家都知道,通过表情,别人会看到自 己的内心,所以,当人们不愿意、不能让他人了解自 己的真实想法时,就会用截然相反的表情来掩饰内心 的情感。 经商多年,小有成就的李姐*近去参加了小学同 学聚会,大家都是多年不见,自然有很多说不完的话 。李姐当年的同桌兴高采烈地说他对现在的生活** 满意,两个孩子也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他**高兴 。然而李姐注意到,在对方讲这些话的时候,虽然面 带笑意,但总有些地方感觉不自然,不是耸鼻子,就 是扯嘴角,有时还会无意识地摸摸鼻头。后来,李姐 通过别人的谈话了解到,她的同桌过得并不如意,两 个孩子也不过是勉强混*子,根本就没有固定的经济 来源,而他自己对孩子们的状况其实也很不满意。了 解到这些以后,李姐找到这位昔*的好友,和他做了 一次长谈,了解到他的两个孩子品格都还不错,也聪 明好学,于是就在自己的公司给他们找了合适的职位 。那位昔*好友虽然看上去很不好意思,但是脸上却 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喜悦。 我们从小就被告知要懂得约束自己,这是一种自 我保护的手段,可以让我们避免一些社交上的尴尬。 交流时,我们希望尽可能多的获取语言和非语言的信 息。同时,我们也会刻意地控制自己的表情,其目的 是:避免危险、欺骗、窘境或社会地位损失,*大限 度地了解对方,掌握所处的境况。 然而,也有一些人会利用表情的这种特质,隐藏 真实的情感,使我们无法真正地认识对方。还有的人 表面温情脉脉,内心如狼似虎,阴险至极,如果我们 不能透过表情的伪装,就无法意识和规避危险。所以 ,尽管面部表情可以提供各种有意义的信息,让我们 了解别人的思想和感觉,我们也要谨记,这些信息有 可能是虚假的,需要我们认真地辨别。 古人云“事之至难,莫如知人。”这句话揭示了 看破人心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难度,说明了普天之下 虽有千难万难的事情,却没有什么事情比了解和认识 别人*难。然而,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每天 都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求人与人 之间存在正确的沟通与理解,而在我们与别人之间, 又通常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心墙,要拆除心墙,就必须 了解对方。所以,能否解开表情的伪装,细致入微地 观察人,在很大意义上决定着个人的生存。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