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往事(1首义风云)

武汉往事(1首义风云)
作者: 张隼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59.80
折扣价: 39.50
折扣购买: 武汉往事(1首义风云)
ISBN: 9787218127699

作者简介

张隼,湖北大悟人,1963年9月出生,1982年11月参*,2006年转业,现任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组织员,长期研究*史、*史,2011年3月出版纪实文学作品《建*伟业》,2014年5月出版长篇历史*事小说《汉阳造》,2015年9月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关云长》,2016年1月出版纪实文学作品《陕甘宁根据地实录》,《**8*抗战风云》正在出版中。其中,《建*伟业》与《陕甘宁根据地实录》均通过***审查,并都列入**十二五规划重大图书项目。

内容简介

第二十四章 波涛暗涌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和黄兴等*****人物不得不逃亡海外,袁世凯一手遮天,**背弃临时约法精神,另外*制出了一个《中华民国约法》,赋予他帝王般的权力。 余瑞光感觉不到这些事,*不愿意掺和这些事。武昌首义打破了余府平静的生活,把一家人的关系搞得乱七八糟,他首当其冲,蒙*了*严重的伤害。父亲逼迫他,夫人离开他,二弟影响了他,把他推入没完没了的伤痛和灾厄之中。如今,不管怎么说,余府这艘破船总算停泊下来,他筋疲力尽,再也不希望发生任何波折。他仍旧想念赵璇滢。可是,无论从余瑞祥、王俊林的口吻里捕捉出来的信息,还是从赵璇滢亲口告诉他的话里,他很清楚,前夫人再也不可能回到他的身边,只好把思念之情深埋在心里,不让任何人发觉。 正如当年一心要嫁给余瑞光一样,赵璇滢一旦爱上了余瑞祥,非得跟他在一起不可。哪怕余瑞祥仍然拒*她,躲避她,她也毫不在乎。只要余瑞祥在她身边,她就感到心安,感到真实。二次革命把余瑞祥和她绑在一起,哪怕一路凶险,有他在,她也甘之如饴,她幻想从此以后两人再也不会分开了。谁知二次革命失败之后,余瑞祥又从她身边逃走了。她发誓,找遍武昌、汉口、汉阳的每一个角落,也要把他找出来。 这时候,湖北政坛发生了强烈地震。黎元洪不得不离开武昌,湖北督*变成了袁世凯的头号心腹大将段祺瑞。 王俊林向袁世凯密报了黎元洪暗中破坏他铲除武昌革命*人的图谋以后,袁世凯雷霆大怒,一方面密令王俊林加强对黎元洪的监视,另一方面派出专使来到武昌,邀请黎元洪去北京就任副总统之职,以便**把他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黎元洪用尽各种借口婉拒,*后还是在袁世凯的欺骗、利诱、恫吓以及王俊林的威逼下,不得不去北京赴任。 段祺瑞甫一上任,王俊林心里其实颇有些酸溜溜的。他本来以为把黎元洪赶出了湖北,袁世凯论功行赏,会把湖北督*的交椅送给他,结果如意算盘落了空。他虽说颇有点怨恨袁世凯,但不敢表露,也不得不跟段祺瑞套近乎,竭尽全力帮助段祺瑞掌控湖北的局势。 当年王俊林火烧汉口,帮助冯国璋夺得*占汉口的头功,段祺瑞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就恨上了王俊林。这一次走马上任湖北督*,本想好好收拾王俊林,没想到王俊林如此识相,段祺瑞很吃这一套,从此把王俊林的人马安置在武昌。 博得了段祺瑞的欢心,王俊林借此机会帮余瑞祥、赵璇滢等人开脱,将准备响应孙中山、黄兴等*****发起二次革命的责任全部推到詹大悲等人身上,命令*警加紧搜捕詹大悲等人。 段祺瑞在湖北督*任上只干了一年,回到了北京,换成段芝贵粉墨登场。 王俊林心里*加不舒服。为了排遣心里的苦闷,等三年守孝期满,他迫不及待地要跟余雅芳成亲。 余昌泰没有理由再拒*,不能便宜了王俊林,给王俊林提出了迎娶女儿的条件:一切按照清朝时期的规矩来*办。 王俊林一口应承下来。他如愿以偿地把余雅芳娶进王府。 余雅芳出嫁以后,余府*加冷落了。 不久,爆发了一场世界性战争。西方列强为了打仗,暂时顾不上中国了。余瑞光利用这个机会,把纱厂的规模扩张了好几倍。 事业的成功,依旧不能消除余瑞光对赵璇滢的思念。明知道前夫人已经不可能跟他破镜重圆,余瑞光还是不死心。 王俊林冷眼旁观,看透了余瑞光的心思,忍不住把赵璇滢早已爱上余瑞祥的事告诉了他,同时告诉他,余瑞祥总是躲避赵璇滢,自己也在想办法让赵璇滢和他复合,可是,赵璇滢油盐不进。 *后,王俊林叹息道:“看起来,赵璇滢已经铁心要嫁给瑞祥了。大哥,你不必再等她,她不可能回心转意。” 被王俊林说破,余瑞光感到有些难为情,他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全天下女人多的是,但只有赵璇滢让他动心,让他心疼。他真的放不下赵璇滢,知道她因为找不到余瑞祥,为了生计,重新支起了货摊,总想去看望她,帮助她做一些事情。可是,赵璇滢一看到他,总是躲开。他无计可施,只有每天派一些人到赵璇滢的摊子上购买一批货物,试图让她的*子过得好一些。 踌躇了多*,余瑞光告诉母亲:“为了延续余家烟火,孩儿准备另找一个女人成亲。” 母亲叹息一声,说道:“早该这样了。” 余瑞光要成亲,自然会有人为他穿针引线。母亲本来想替他把关,帮他选一个门当户对的千金小姐。结果,他只想看人家的照片,才不管人家的出身。 王俊林知道了余瑞光的心思,立刻发动人员,四处搜索,花了很长一段时间,真的找到了一张余瑞光**满意的照片。 母亲没见过照片。照片一到余瑞光手里,就被他收起来了。母亲只知道,女方家里很穷,可是儿子愿意,母亲无话可说。余昌泰*关心的是**局势,才不愿意管娶谁不娶谁。于是,余瑞光的亲事算是定下来了。 当袁世凯把孙中山、黄兴等人赶出国门以后,余昌泰说道:“走着瞧,袁大头非当皇帝不可。” 袁世凯当不当皇帝,普通老百姓没人关心,没有谁拿他的话当回事。 余昌泰不是不喜欢有人当皇帝,只是不喜欢袁世凯当皇帝。他脑后依旧拖着一根长长的辫子,虽说困守家中,也知道有一个叫张勋的将*,率领一旅辫子*,驻扎徐州。余昌泰希望张勋能够恢复清朝统治,很想投奔徐州,帮张勋出谋划策,但走了一程,差一点丢了性命,便再也没有走下去。 打破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确立**共和新秩序的历史进程中,有多少令人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为什么辛亥革命之花,*终由***人让它结出硕果?全书通过描写汉口王府、武昌余府、汉阳赵府三个家族在辛亥革命到武汉解放这段跨度长达近40年的历史时期的不同命运与恩怨情仇,从新的角度解构了武汉近现代对中国历史进程具有极其重大意义的诸多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