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308.00
折扣价: 231.00
折扣购买: 藏书(泉州文库)
ISBN: 9787100185608
李贽(1527—1602),原名李载贽,字宏父,号卓吾,别号百泉居士、卓吾居士、卓吾老子、李长者等,人称李温陵,福建晋江人。七岁始随父读书,十六岁入府学,弱冠后奔走四方以糊口。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举,三十四年授辉县教谕,三十九年升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六月,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后历任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南京刑部郎中、姚安知府等。万历三十年(1602)闰二月,被礼科给事中张问达上疏参劾,被捕入狱,著述被毁。三月,以剃刀自 杀,享年七十六岁。平生致力于讲学,著述颇丰,有《李氏说书》八卷(一作九卷)、《四书评眼》十三卷、《九正易因》二卷、《皇明三异人录》四卷、《老子解》二卷、《庄子内篇解》二卷、《初潭集》三十卷、《李氏藏书》、《李氏焚书》、《李氏丛书》十二卷、《枕中十书》六卷、《读升庵集》二十卷、《古文法眼》四卷、《吏阁万年》、《评选陶诗》二卷、《评选坡仙集》十卷、《评选王摩诘诗》三卷、《评选曹氏一门集》二卷、《姑妄编》七卷等。
2005年3月,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政府决定将地方文献丛书出版工作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一项文化工程。翌年,正式成立“泉州地方典籍《泉州文库》整理出版委员会”,着手对分散庋藏于全国各大图书馆及民间的古籍进行调查搜集,整理出《泉州文库备考书目》二百六十七家六百十四种,以后又陆续检索出遗漏书目近一百家一百八十余种。经过省内外专家学者多次论证,最后筛选出一百五十部二百五十余种著作,组成一套有一定规模、自成体系、比较完整,可以概括泉人著作风貌、反映泉州千余年文化发展脉络的地方文献丛书,取名《泉州文库》。 《泉州文库》始唐迄清,原著点校,收录标准着眼于学术性、科学性、文学性、地域性、原创性、权威性,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和著名历史人物的代表作优先。所录著作涵盖泉州各县(市、区),包括金门县及历史上泉州府属同安县,曾在泉州任职、寄寓、活动过的非泉籍人氏的作品,则取其内容与泉州密切相关的专门著作。文库采用繁体字横排印刷,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哲学、宗教、军事、语言文字、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其中不乏孤稀珍罕旧椠秘籍,堪称温陵文献之帜志。 另外,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饶宗颐先生特为本丛书题签。 本书是研究晚明著名思想家李贽异端思想及其历史观的第一手资料。李贽是晚明著名思想家,尤其以其超前的历史见解,较为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对明以前历史人物和朝代历史的看法,而《藏书》最能体现其“惊世骇俗”的异端思想。《藏书》六十八卷,分为世纪和传记两大类,其中卷一至卷八为世纪,卷九至卷六十八为传记,其中传记分为大臣、名臣、儒臣、武臣、贼臣、亲臣、近臣、外臣等八类,每一类又有更细致的子目。是书对明以前的帝王、圣贤、文人、士大夫、武臣、草莽英雄、乱世枭雄等历史人物的评判,大多不同于明以前各王朝的官方定论或儒家(尤其是理学家)的主流看法,甚至有些提法完全对立,尤其是对对秦始皇、项羽、隋炀帝、武则天、冯道等的评判,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后世对古代历史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是研究李贽异端思想和晚明新思潮的重要文本。 此外,本书经李梦生(原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总编辑,编审,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全文审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