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30
折扣购买: 资治通鉴:帝王的镜子
ISBN: 9787559486417
雷家骥 1948年生于广州,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西北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古史学观念史、政治与制度史及国家权力与战略等,代表作品有《中古史学观念史》《隋唐中央权力结构及其演进》《武则天传》。
第一章 司马光小传 一、司马光的家世与青壮年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生,宋陕州夏县涑水乡(在今山西省夏县西)人,他的远祖司马孚,是发动兵变诛除曹爽的司马懿之弟。晋武帝(懿之孙)篡位称帝,封这位叔祖为安平王,对他最加尊礼,降至他的裔孙征东大将军司马阳,因葬于夏县涑水乡,其子孙遂定居于此。 司马光高祖以下,都因五代衰乱而不做官。降至祖父司马炫,始举进士,官至耀州富平县(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十里)知县。父亲司马池,历任御史、知州等官,后至尚书吏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相当于吏部的司长兼天章阁的皇帝侍从)。他家累世以气节见称于乡里,父亲更以清直仁厚及文学行谊见著,号称一时名臣。母亲姓聂氏。 司马光儿童时代即凛然如成人,性格早熟。七岁那年,闻讲《左氏春秋》,极爱此书,回家为家人讲述,即已了解其大义;自是手不释书,以至于不知饥渴寒暑。年仅十五岁,书籍无所不通,文辞醇深,有西汉文章的风格。小时候,他与一群小朋友游戏,其中一人攀上瓮顶,失足跌落盛有水的瓮缸之中。众儿惊惶逃去,司马光镇静地捡起石头,击破瓮缸,于是瓮内之水迸发而出,救了那人性命。这件事迹,后来被汴京与西京(洛阳)之间的画家们,画以为图。其后,司马池由于做官,依法得荫任(因先世勋绩而铨叙任官的方式)一子为官,司马光依次应该得到此机会,但他推让再三,让给了堂兄,然后自己受补为极低的斋郎(祭祀时执事之吏,为入仕之资)。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由于范仲淹、欧阳修等越职言事,朝廷以朋党警诫百官。这年司马光才二十岁,举进士甲科而升迁为奉礼郎(文教系统的低级散官)。司马池时任杭州知州,所以司马光推辞升官,要求出为签书苏州判官事(助理判官),以便就近伺奉父亲。获朝廷批准后,未上任而母亲逝世;母亲丧服未除,父亲也相继逝世。及至为双亲服丧期满,才出仕做官,不久累升至国子直讲,后又除史馆检讨、集贤校理等职,开始接触修撰历史的工作。 其父的好友庞籍,向以知人称著,见司马光而奇之。及至庞籍升为枢密使,遂一直提拔司马光;当庞籍外调时,也辟用他为通判(高级行政助理官)。司马光感激庞籍的知遇之恩,尽力为他工作,甚至他死后,司马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兄弟。当时的人,都称赞他们两人。 仁宗末,累升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皇帝侍从兼谏官)。早在至和三年(即嘉祐元年,1056),仁宗皇帝生病,皇帝无子,所以天下寒心而不敢为言,只有谏官范镇(司马光修《资治通鉴》重要助手范祖禹的叔祖)首先发议,司马光(时为并州通判)闻而继之,上疏请求仁宗选择贤良的宗室子弟为皇太子,如果将来仁宗生了儿子,皇太子再换人不迟。司马光为此呈递了三份奏章,又写了一封信鼓励范镇,大意说,这种大事不言则已,言既一出,岂可再收回,希望范镇以死争之。于是范镇鼓吹益力,终被罢职。司马光在五年以后(嘉祐六年,1061),自己已经成为谏官,遂再度上疏提出问题:“臣从前为并州通判时所上三份奏章,愿陛下能果断而力行!” 仁宗一向寡言沉默,闻言沉思,良久而说:“是不是要选宗室为皇太子的事呀?这是忠臣之言,只是人不敢提罢了!” “臣建议此事,自谓必死,想不到陛下开诚接纳。”司马光道。 “这有何害,古今都有这种事情啊!”仁宗说。并因而命令司马光把建议通知中书(宰相办公机关)。 “不可,”司马光解释说,“陛下应该自己把此意晓谕给宰相才是啊!” 过了一个月(嘉祐六年九月,1061),司马光又上疏面奏:“臣那天进说,陛下欣然无难,私意以为马上实行了。如今寂无所闻,这一定是有小人说陛下春秋鼎盛,子孙会有千亿之多,何必立即做此不祥之事。小人没有远见,他们只是为了等陛下千秋之后,仓促之间,援立他们平常所亲善的人罢了。唐朝自文宗以后,立嗣都出于左右之意,拥立者至有自称‘定策国老’,呼天子为‘门生天子’的人,此祸岂可胜言呢?” 仁宗大感悟而说:“送到中书去!” 司马光到中书,看到宰相韩琦等,说:“诸位相公若不马上议论决定下来,改天夜半,禁中送出纸条说以某人为皇太子,则天下谁也不敢违抗了。” 韩琦等连连称是,说:“敢不尽力!”月余之后,就选定赵宗实,明年立之为皇太子,赐名曙,即是后来的英宗皇帝。这是司马光做官后,首次参与重大而敏感的政治问题。此事之后,仁宗对他颇为器重,不久任命他判检院(主持人民向君主投诉的机关)、权判国子监,除知制诰(圣旨撰稿人)。司马光坚辞八九次,不肯受任视事,仁宗拗不过他,改任为天章阁待制兼侍讲,赐予三品服饰,仍然主理谏院。自此司马光遂兼为天子侍臣兼讲臣,可以与皇帝经常直接接触与建议。 ?华文世界畅销30年,数百万读者奉其为历史入门必读书目!更被誉为“最低门槛的中国文化阅读书目”。 ?龚鹏程郑重作序,高上秦、阎崇年、梁晓声、解玺璋、张颐武等众多学者诚挚推荐。 ?史学大家雷家骥教授的历史古籍解析课,他一直活跃在历史讲坛,不断为中国史学的研究和传承贡献力量。 ?解读中国史学典籍《资治通鉴》的典范之作,看透几千年历史变革、政治格局,了解重大历史课题,从事上看清人生得失。 ?史料考究,评述得当,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娓娓道来。帮助读者准确了解历史的真相,提升做人、做事的格局。 ?给大众的历史入门读本!高度浓缩原典精髓,讲解深入浅出,犹如名师面对面授课。干货满满又浅近好读。 ?采用进口特种云宣纸和烫印工艺,尽显经典厚重风格,质感满满,阅读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