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交大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3.60
折扣购买: 海派源流/海派文化地图
ISBN: 9787313218827
虹口原本叫“洪口” 虹口地名的由来,与 一条河息息相关,密不可 分。 唐朝时,虹口为一片 褐黄色沙滩,滩外汪洋万 顷,渔帆点点。宋元两朝 ,直至明初,沙滩逐渐延 伸,版图扩大,海岸线外 移。这块地域,多河道港 汊,大小河流50余条。水 网如织,桥梁纵横,舟楫 往来,波光激滟,一派江 南水乡旖旎风光。 明永乐年间,因吴淞 江(今苏州河)淤塞,上 海县人叶宗行以诸生身份 ,上书在江南治水的户部 尚书夏原吉,提出“通江 (吴淞江)于浦(浦江) ”,从开浚县东北的范家 浜着手,接通黄浦,汇并 经疏浚改道后的吴淞江. 以增强水势,冲泻入海。 史称“江浦合流”。如此, 原流入吴淞江的俞泾浦( 当时称芦泾浦)和沙泾港 两水,在今嘉兴路桥,与 在今虹口区南部的沙洪港 三水汇聚后,从沙洪港沿 今大名路向南流入黄浦( 称黄浦为“江”始于清朝) 。而沙洪港流入黄浦的河 口,被称为“洪口”。洪口 涛声,激起黄浦浪涛,奔 流入海不回头。 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 ,开始以偏概全,改口把 “沙洪”叫作“洪口”,渐渐 传开,约定俗成,人们将 这条河流及其两岸区域改 称“洪口”。 清朝初期,“洪口”改称 “虹口”,起因是顺治年间 ,郑成功两次从福建出发 ,北伐南京。第一次,率 400艘战船,因遇台风折 回:第二次,顺治十六年 (1659年)。郑成功率战 舰3000艘,兵马17万,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