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74
折扣购买: 慕课革命(互联网如何变革教育)(精)
ISBN: 9787508649573
汤敏,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经济系博士。现任***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学家、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同时兼任***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北京智石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专家成员。 著有《中国经济:警惕黑天鹅》《亚洲成长三角区区域间经济合作的一种新形式》等专著,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二、三集)》、《中国经济:警惕黑天鹅》,并发表百余篇关于亚洲经济、中国宏观经济、部门经济、金融改革及教育改革方面的论文与文章。
把慕课当“螃蟹”吃的人 紫铃子是北京一所中学的初三学生。她平时坐在 学校的课堂上,规规矩矩地上课。**,她会到网上 上斯坦福大学教授蒂娜·塞利格的“创意速成课”。 该课是斯坦福大学科技风险投资计划推出的五门免费 在线创业课程之一,通过分析苹果、谷歌、脸书等企 业的案例讲述什么是创意思维。紫铃子说:“如果没 有慕课,我不可能成为蒂娜的学生。”在斯坦福大学 中能选上塞利格教授的课也很不容易,她的学生都是 斯坦福的**学生以及当地的商业**。 紫铃子在斯坦福大学两个教授创建的慕课公司 Coursera的平台上学了20多门课,包括她*近拿到结 课证书的华盛顿大学“演讲导论课”。紫铃子说:“ 看过哈佛网络公开课吗?是不是感觉自己是个旁听生 ,围观大牛给别人讲课?但上慕课,你会感觉大牛在 给你上课。” 无**偶,张宇鹏是广东肇庆一所大学的二年级 学生。高考失利后,他上了这所在家门口的大学。他 也是一名慕课发烧友,平时基本不到学校上课,自己 在家学习网络公开课。每天清晨起*后,冥想半小时 他就开始学习,一直到中午。下午继续上公开课。晚 上则看一看自己选的各种书籍。用他自己的话说:“ 身处**的落后城市很不幸地拥有了全部短板,信息 不发达,连像样的书店也只有一家。想找一些好的高 等教育资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慕课救了 他。 到现在他已经在网上修了40多门世界**大学 的课。他打算大学毕业后考个名校的研究生,继续走 学术道路。 孙小小则是一名自由培训师,也是一个慕课发烧 友。她也选了“创意速成课”。“每周几分钟的讲座 ,都是干货,加上每周一次的作业。”在作业的分组 中,大部分都是来自不同**的**组员,在网上讨 论就要跨时区,她不得不经常半夜爬起来参加小组讨 论。 与人们认为互联网课程就是看看视频的观念** 不一样,慕课的作业与考试的负担一点儿不轻。孙小 小上的这门课的一个作业是要求先找出100个和睡眠 有关的问题,经小组讨论后,从中挑选一个给出解决 方案。“我们讨论后决定解决工作掠夺睡眠时间这个 问题。内容写好后,因为组里一个西班牙人擅长做视 频,*后小组决定让他做一个视频作为提交的作业。 他一口答应下来。结果接近提交作业的*后期限时, 他突然消失,再也没出现了。”孙小小回忆说。而过 了*后期限再提交作业,整个小组的成员就没分了。 他们不得不紧急动员起来做了个 PPT,在*后时刻提 交上去。“这个事提醒我,慕课的网络协作有许多不 确定性,做什么事都得有一个 B 计划。”上了这些 课后,孙小小想要学以致用,打算自己在**慕课网 站上自己开一门有关“学习力”的课。 这三个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一个中学生, 一个在校大学生,一个毕业后的大学生,他们尽管身 份不同,*教育的层次也很不相同,但都共同地使用 了当今世界上*火的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慕课。今 天,世界上有着千千万万的紫玲子、张宇鹏、孙小小 每天在慕课上学习着、充实着、幸福着。那么慕课是 什么呢?它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它又将如何在改变着 我们所熟知的教育呢? 慕课是什么 先给大家一个学术味比较浓的慕课定义。根据百 度百科的解释:“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 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 或组织发布的、**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再用 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来解释一遍:“所谓‘慕 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 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 门慕课课程动辄上万人,目前*多的达16万人;第二 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尊崇创用共享协议 ;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 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 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须旅 行,不*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 就是课程的意思。” 慕课以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课程的 范围覆盖科技学科、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近,一 些技术性与*作性很强的课程也被尝试挂到慕课平台 上。到目前为止,慕课的学习基本上是免费的。然而 ,如果学习者想得到学习证书的话,需要交一小笔学 费。关于未来的慕课是如何收费、如何赢利,我们将 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讨论。 慕课的五大创新 近年来慕课迅猛发展,让一部分人很郁闷。这些 人包括过去做电视大学、搞网校的人。在他们看来, 慕课不就是他们搞了几十年的电视大学吗?不就是网 易公开课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2001年就发起了开 放课程运动,向社会公布其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教育的 全部课程,约1800门,供全世界免费使用。后来,网 易还把这些课都翻成中文,近年来比较火的像哈佛“ 幸福课”、“正义课”等。慕课有什么新的?为什么 那么多人对此寄予厚望呢? 事实上,慕课不但有别于传统的电视大学的学习 方式,也有别于网易公开课。大体上来说,有以下几 个特点。 **,知识点,短视频。与过去的远程教育和公 开课只是简单地把老师上课的内容录下来放到网上去 不一样,慕课根据*新的教育研究成果,把一个课的 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每节课程都由10到15分钟 的短视频组成。因为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适合学习 者集中注意力的视频长度一般不超过15分钟。 第二,随堂考试,满10分过关。与过去的视频课 不同的又一个特点是,慕课借鉴了许多网络游戏的方 式方法。为什么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甚至中老年人都 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是因为故事吗?其实网络游戏中 的故事都很简单,如愤怒的小鸟,连故事都没有。是 因为画面绚丽吗?认真想一想,游戏的画面跟电影、 电视比起来差远了。可是很显然,对很多人来说,游 戏比电视有意思多了。是因为能赚钱吗?不可否认, 有些游戏,你可以花钱买装备,也有人在卖装备,这 里面有利润。可是,对于大部分玩游戏的人来说,玩 游戏**与金钱无关。 那么秘密在哪里呢?有人指出,秘密在于游戏中 的“即时奖励”。你每扫一个雷或搬一块砖或灭一个 魔,画面上马上显示一个分数。说起来那些不爱打游 戏的人可能不会相信,那些游戏发烧友们,就是为这 个分数,为了得高分后的升级,为了跟朋友们炫耀他 有多牛,在屏幕前废寝忘食、夜以继*。 既然如此,教育能不能也借用一下这些网络游戏 中的有效方式呢?于是随堂考试的模式就出来了。每 讲完一个十来分钟的知识点,计算机就自动跳出一些 问题让你回答。而且,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一样, 你只有全部答对,才能继续上下一堂课。差几分都要 回去重看一次课程视频,看完后再考。考后马上给分 ,有时候还给出你在考过这个题的人中的排名。这样 马上就挑起了学生的斗志。不少人学着学着就“上瘾 ”了。 举个例子,Coursera平台上的**堂中文课是台 湾大学机电系的叶丙成教授开的。既然要玩,就玩个 心跳。他在课中尝**游戏来刺激学生发挥学习潜能 。2013年8月底,他的概率课在Coursera上线,同时 推出了他和学生一起开发的多人竞技线上游戏PaGamO 。在游戏中,每个玩家都被分配了一块土地,要做的 是不断开疆拓土。点一下你想占有的土地,就会出现 一个概率题,答对了后,你就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 还可以玩防御,可以用你的领地升值赚的分,买几只 怪兽部署在上面。跟所有市场上的规矩一样,越贵的 怪兽等级越高,想冲破它的防线的进*者就要解答* 难的题,当然你的领地也就越安全。*刺激的是在游 戏里,你能看到你在全世界玩家的排名。“会很满足 学生的虚荣心。”叶教授说。 可以想象,学生学这个课的热情有多高。游戏上 线时,他们准备了70道题,其中不乏刁钻古怪的难题 。他们预计撑三周没问题,但刚到第四天就已经有学 生留言:“题都做完啦,新题在哪里?”叶教授曾看 到学生的留言:“一下课就回寝室做数学题的感觉真 棒,不知不觉我居然解了上百题。” 第三,兵评兵,机评兵。随堂考试,即时奖励, 固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带来了又一问题,慕 课动辄几万人、十几万人选一门课。这么多作业,还 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老师如何改卷呢?不用着急 ,慕课们早就想好招了。对于简单的随堂测验,就用 机器直接判分。而对问答题类的考试,就让学生互评 。以前人们把学习者教学习者的方式叫“兵教兵”。 借用这种说法,学生互评就可以叫“兵评兵”。学生 之间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来互相评价。为防止串通起来 作弊,5个左右的互评者是系统随机匹配的,取一个 平均的分数来保证评分公正性。 机器能改数学、改理科的试卷这不奇怪,文科的 呢?现在人们也在尝试。ETS全称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是目前世界上*大的私营非营利 教育考试评估机构。该组织管理着每年1200多万人次 的考试,包括中国学生熟悉的TOEFL、GRE、GMAT考试 等。ETS*近研发的Criterion(在线英文写作练习与 评估系统),能**把一篇英文作文的写作、输入、 批改分几个步骤在互联网上实现。你输进一篇文章, 20秒后就能拿到一份详细的报告,并且勘误成功率达 到98%。 第四,虚拟课堂,规模PK。人们常说,教育是要 有体温的。很多人一直在质疑:在没有课堂、没有老 师、没有同学的慕课上,学生能学好吗?尽管慕课以 网上个人学习为主,但也在尝试通过网上论坛的方式 ,把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联系起来,形成远程的 讨论模式。有的慕课还设计出虚拟教室,有座位,有 小组,有班长,以每天或每周研讨话题这样的形式, 把学习者联系起来,发挥“兵教兵”的作用,这也能 克服同学在网上学习的孤独感。举个例子,在哈佛与 麻省理工学院组成的edX平台上,每个课程甚至每个 10分钟的课都有一个对应的论坛。你有任何问题,挂 到相应的论坛上,平均23分钟后,就有人给你回答了 。因为你的同学分散在世界各地,24小时内任何时候 提问题,不用老师出面,就有人给你解答。通过同学 点击率,计算机还自动地把那些问得好的、答得好的 问题,点击率高的问题置顶。事实上,你都不用自己 问问题,看看别人的问与答,几乎你所有的问题都解 决了。 第五,大数据分析,小机器跟踪。一个慕课参与 人数极多,你能不能在其中滥竽充数、浑水摸鱼?没 门!小小的计算机早就把你盯住了。你在什么时候上 了多少分钟的课,答错了几道题,你的强项在哪里, 弱项在哪里,机器都清清楚楚。机器还能对大量数据 进行分析。这一个题目有多少人答对,多少人答错, 这些反馈能够帮助教师分析出课程设置的问题。斯坦 福大学教授、Coursera创始人之一吴恩达在慕课上教 “机器学习”时,查阅后台数据发现有2000人做题时 犯了同样错误。他于是写了条针对错误答案的指导信 息,群发给这2000人,为他们开了个“小灶”。 不仅如此,在慕课的几大平台中,大量数据采集 和分析是关键所在。数据库把学生回答的每一道题、 修改的每一次作业,参与的每一次论坛讨论等都收集 起来。还会定期给教师发报告,分析哪一堂课有效, 哪一堂课无效。 别小看这些数据分析,美国新媒体联盟执行总裁 莱瑞·约翰逊博士认为:“大数据将会让教育机构通 过预测工具来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应用可 以在学习过程的每一步收集和整合数据,参考这些数 据进行课程设计,可以为学习者量身定制学习任务和 学习模块并精准地送达。” 从根本上来说,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慕课,可以实 现多对多的 “众人可以同时发言、倾听或回应”的 功能。这就从根本上有别于传统课堂以及广播电视课 堂的“一对多”的局限性,能够实现大范围的探究式 、讨论式、参与式学习方式。这就有可能改变当前教 育中的老师“满堂灌”,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 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问题。 P4-12
翻转课堂、微课程、自学习
哈佛、耶鲁、麻省、普林斯顿、北大、清华……
正横扫**的慕课革命是什么?是否一次真正的教育革命?
慕课革命将如何改变每个人的未来?
《慕课革命》,****一本关于全方面了解慕课的**著作,全面阐述慕课理念与中国实践。
林毅夫、俞敏洪、徐小平、王强作序**《慕课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