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9.60
折扣购买: 我与冯至
ISBN: 9787556130924
姚可崑(1904—2003) 河北人。学者、翻译家,冯至先生夫人。1932年赴德国留学,就读于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修哲学、文学及艺术史。1935年回国,历任同济大学附设高级职业学校教员,中山大学、中法大学、北大医学院德语教授,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新中国成立了后任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主任,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德语人才。
昆明山明水秀,四季如春,居民诚朴和善。 我们到达的那天是1938年12月21日。一位同济 大学同学吴祥光是昆明人,他非常热心地给我们 租好住房,在大东门内报国寺街。到了昆明,我 们在思想上、生活上都像是到了家,感到温暖。 天气也确实温暖,12月底看到的少女们穿着花色 旗袍,上面罩着一件毛线衣,很轻便地在街上行 走。各样蔬菜也如在春夏时节,什么都有。物价 便宜,通用的是滇币,滇币一元相当法币一角。 我上市场买东西,常常露怯。卖者说一块五,我 就拿出一元五角的法币,卖者连忙说:“这是十 五块了。”他决不多收。在这种情况下我买了不 少东西。一次就买五六磅毛线,准备给冯至和姚 平织毛衣,买男袜女袜各一打,儿童的袜子由小 到大,也买了一打,还有洗脸的毛巾等。我尽兴 地买,冯至骂我说,不知道我要干什么。我说, 钱真值钱,它诱惑我买这些东西。谁知好景不长 ,从3月15日起一切改用法币,百货大幅度涨价 ,紧跟着是不休止的通货膨胀,我们的生活就越 过越缩手缩脚了。可是我置办的这些东西,谁料 竟使用了我们在昆明居住的七年半之久。后来再 没买新的,也买不起。最麻烦的是袜子,破了补 ,补了又破,补来补去,真是要手艺呢。孩子常 穿新样式的毛衣,用的就是那几磅毛线。总是穿 旧了就拆洗,拆洗了又翻新。而且昆明不冷,不 用棉衣,几件“新”毛衣就这样穿来穿去。 1. 冯至夫人撰写的回忆录,纪念冯至先生逝世30周年。 2. 一位跨越世纪的长者,回忆她从少年到白发,陪伴侣经历的世纪风雨。再现名人夫妇如何在时代浪潮席卷中度过苦难与欢乐的平凡生活。 3. 名人夫妇生活与奋斗的一生,能为我们当下读者提供许多参考与激励。 4. 他们的一生,勾连着20世纪诸多文坛大家,是一段时代历史与文化的侧影。 5. 文字朴实亲切,平易动人,感人至深。 6. 内外双封设计,随书附赠全本配乐有声书,听听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