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香椿树](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00819/20/20200819204430454.jpg)
出版社: 安徽文艺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4.08
折扣购买: 梦中的香椿树
ISBN: 9787539664552
二 故土难离 徐小圩离巢湖最近,那时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 旱灾。雨水少和无雨季节,成片的庄稼地里便是一道道的 龟裂,被太阳炙烤得焦黄的庄稼几乎都要冒烟。青黄不接 是年年有啊!青黄不接时,连树叶、草根都被挖光了,吃 光了。 乡亲们外出逃荒,从来就没间断过。那种凄凉和悲惨 ,甚至比凤阳花鼓戏词上唱的“说凤阳,道凤阳……十年 就有九年荒”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徐小圩是十旱九淹。每 当淫雨肆虐,随风势渐涨的巢湖水便由这个村地势低洼的 北冲,直向南头高坎漫溢、席卷,于是顷刻间庄子便与湖 水连成一片,浩浩荡荡的水面上只露出高坎处的屋脊和断 壁残垣,还有风雨飘摇中的点点树梢了。 有一年发大水,从上游漂到北冲多具浮尸,世椿的姑 姑和乡亲们便将尸体打捞起来。水退后邻村没有人前来认 领尸体,想必他们的亲人也遇难了。于是,善良、仁慈的 祖母便买了块地,让姑姑和乡亲们一道将浮尸埋了,作为徐氏家坟,世代祭奉。从此之后,姑姑便在乡亲们 盖的潮城寺削发为尼,烧香念经,皈依佛门了。 在发大水的年头,乡亲们可怜到连树叶草根都吃不上 时,那白浪滔滔的巢湖里居然涌来一群又一群灰白色的鱼 ,几寸长,不怎么宽,扁扁的、薄薄的。 巢湖有一种黑头、细个条,身子洁白通透得像白玉一 样的鱼,游弋在水里,闪着银白色的光,乡亲们视之为高 贵的鱼,是他们捕来卖钱养家糊口舍不得吃的巢湖特产— —银鱼。而那灰白色的鱼,连村子里最会说古的老人都未 见过。 巢湖中庙镇有座庙叫中庙,经年香火缭绕,是远近乡 亲朝拜的圣地。据他们的父辈、祖父辈说,从前有个木匠 鲁班师傅,带着一帮人过来修庙。那一年大风大雨整日下 个不停,大家被困在中庙没吃没喝,饿得不行了,鲁班师 傅便跪下来求神,叫人把箩筐拿来,装满刨花后就把刨花 一把一把撒到湖里去。结果显灵了,一片一片的刨花竞变 成了许许多多的鱼了。 这原是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但乡亲们无法解释眼下 出现的那些灰白色的扁薄的片片鱼,最终便演绎成一段流 传在义城集一带的动人佳话。成了神的鲁班,为搭救这一 方百姓,在天上不停地刨着木花,那源源不断抛进巢湖里 的木花变成了可当饭吃、救穷人命的片片鱼了。 每天一大早,饥饿的村民们就乘坐大筏盆、小木舟, 颠簸在一片浪涛尖上,捕捉那些永远捕不完打不尽 的救命鱼。没有油盐煮出来连骨头带刺都能吃的这种鱼, 虽然有点腥,却比树叶草根充饥不知强多少倍呢。那些捕 多了吃不掉的片片鱼,遇有太阳的好天气,还可以晒干了 作为“隔夜粮”,第二天用水一泡,再加上野菜,一煮就 是一大锅不错的饭菜了。 尽管灾荒年年有,却也是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乡亲 们谁都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这片土地。被大水冲 走、淹没、毁坏的家园重建后又有了人气,荒芜的土地耕 耘后又有了绿意盎然的生机。这里贫穷、落后,直至世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