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全集/成功学经典书系

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全集/成功学经典书系
作者: (美)希尔|主编:张家林
出版社: 吉林大学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全集/成功学经典书系
ISBN: 978756014110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最常见的失败原因,莫过于是遭到一时不如意就抽腿的习惯。每个人都 偶尔会犯下这个错。 淘金之风正炽时,达比有个伯父也迷上了“淘金热”,只身跑到西部去 挖金矿,好实现他的发财梦。他从来也没有听说过“有史以来从土里挖得的 金矿,从没有如人类想象中要开采的来得多”这句话。就请领了一块土地, 拿着铁锹和十字镐,动手开挖。 苦干实干好几个礼拜后,他发现了亮晃晃的金砂,颇有收获。但他没有 机器把矿砂弄上地面,便不声不响埋了矿,回归他的家乡马里兰州的威廉斯 堡,把他走运的发现告诉了亲友。大家凑足了买机器的钱,把机器寄去矿场 。达比也跟着伯父去挖矿。 挖出来的第一车矿送到了冶金场提炼。结果证明他们挖到的是科罗拉多 最丰富的矿藏之一。再多挖上几车的矿,他们就可以清偿债务,之后进账就 可以多得吓死人了。 挖金的矿钻往下窜,送上来的,是达比和伯父的希望!但是大事却不妙 了,矿脉突然间踪迹尽失。他们已到了彩虹昙花一现的尽头,矿藏已不再。 他们不停地钻,拼死拼活想重拾矿脉,结果却徒劳无功。 最后,他们就此“罢休”。 他们把器材以区区数百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位旧货商,然后搭火车回家。 这位旧货商邀请了一位开矿工程师去看矿坑,做实地的地质测量。结果发现 ,原计划会失败,是因为矿主不熟悉“断层线”所致。据工程师的推断,矿 脉就在“达比歇手处的下方三英尺”。结果矿脉果真就不偏不倚地在地下三 英尺处露脸。 旧货商晓得要在放弃之前,先找专家咨询,所以他从该矿赚取了上百万 美元。 后来,达比先生所重拾的财富,是当初损失金额的好几倍,因为他发现 了“渴望可以转换成黄金”的原理。在投入人寿保险的销售行列之后,他才 有了这样的顿悟。 记取了往下三尺有黄金的教训后,达比受益无穷,他只需告诉自己:“ 我只差三尺就挖到黄金了。所以,今后我请顾客买保险的时候,绝不会因为 人家说‘不’,我就罢休。” 达比后来晋身年收入逾百万美元的精英之列。他的“锲而不舍”可归功 于开金矿时的“半途而废”。 任何人成功之前,必然会遇到一时的失意,说不定也会落败几回。碰到 不如意的事,歇手收山是合情合理的,也是最省事简便的做法。大部分人就 是这么办的。 然而全美国的首富中,有五百人以上亲口告诉过我,他们最轰轰烈烈的 成功和打击他们的挫败,相距仅有一步。失败是个阴险狡诈的淘 气鬼。要是眼见有人成功近在咫尺,却落人它的圈套,它最乐了。 四.一个孩子的神奇力量 达比先生拿到“碰壁大学”的学位之后,下决心终身要受惠于开采金矿 的经验,他运气不错,有幸躬逢其盛,看到证实了“不好”并不等于“不要 ”的场面。 有天下午,他在一座旧式的磨坊里帮伯父磨麦子。他伯父经营的大型农 场上,有很多缴谷租的佃农是黑人。一个黑人佃农的小女儿不声不响地推开 门走了进来,并站在门边。 他伯父抬头看到了小女孩,就对着她粗声粗气地喊:“你想干嘛?” 小女孩细声细气地答:“妈咪说,请你给回她五毛钱。” “我不会给的,”他伯父驳斥道,“你现在就给我回去。” “好的,先生。”小女孩答道。但是她却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 伯父继续忙着工作,他非常投入,所以未曾留心到,那小女孩根本就没 有离去。突然一抬起头来,看到她还站在那里,他就对着她咆哮:“我叫你 回去!现在就走,再不走我就拿根棍子来揍你。” 小女孩说:“好的,先生。”但是她一动也没动。 伯父放下了正待倒入磨料斗的谷袋,拿起做木桶用的板条,一脸愁容地 向小女孩走去。 达比屏息静观。他肯定会看到小女孩挨揍。他知道伯父生性暴烈。 他伯父走近门边的时候,小女孩飞快地往前一跨,抬头直视伯父的眼睛 ,用最高亢的声音尖叫:“妈咪一定要拿到那五毛钱。” 他伯父停下了脚步,端详了小女孩一下,然后慢慢放下了木桶板条,伸 手到口袋里掏出五毛钱,递给了小女孩。 小女孩拿了钱,慢步退向门外,两眼直盯着方才被她所征服的主人。她 走了以后,达比的伯父坐在箱子上,两眼茫然地望向窗外,足足有十分钟之 久。仿佛仍震慑在刚才被征服的力量之中。 达比先生也在思索着。这是他生平头一遭亲眼目睹一个黑人小孩,竟然 那么有技巧地主控了成年白人。她是怎么办到的?伯父是怎么了?怎么会凶 性尽失,变成了一支柔顺的小绵羊?这小孩是运用了什么奇特的力量,能让 她成为这一个战局里的赢家?诸多此类的问题浮现在达比心里。直到多年以 后,跟我说这个故事的时候,他才找到答案。 巧合的是,当我在听这则非同寻常的故事时,也正好在那座老式的磨坊 里,也正是达比的伯父被震慑住的地方。 那时候,我们站在那座霉朽的老磨坊里,达比先生一再复述着那则不同 凡响的故事,然后用一个问题来收尾:“该怎么解释呢?那小孩到底用了什 么奇怪的力量?能彻头彻尾地震慑住我的伯父呢?” 这个问题的解答,可以在本书的章节中找到答案。答案完整而且毫无遗 漏。本书包含了相当多的说明和细节,足以让任何人都能了解,并且能运用 那名小女孩所歪打正着的力量。 保持高度的警觉,你就可以分毫不差地了解到,助那小女孩一臂之 力的,是什么力量。对于这种力量的觉知,可能在第一章里就让你恍然大悟 ,也可能在随后的某一章里,令你灵光乍现。它出现时,你可能会想到一个 主张,也可能会想到某个计划或目标。它也会引领你回想过去失意落败的经 验,挖掘出深刻的教训,让你过去不如意时所损失的一切,重回怀抱,失而 复得。 我向达比先生说明了小女孩无意间运用到的力量之后,达比先生很快地 回溯了30年来当寿险业务员的经验,他坦承自己在这个领域能成功,要归因 于向这名孩童所习得的教训。 他指出:“每一次前景不看好、保险卖不掉时,我就看见那个孩子站在 老磨坊里,两眼桀骜不驯地直视对方,然后我就会告诉自己:‘我非得让这 笔保险成交不可。’我洽谈成功的保险销售业务中,有一半以上的买主是在 说了‘不要’之后,又买了保险的。” 他也回想了自己在只差三尺的情况下,放弃了挖出金矿的那次错误。“ 但是,”他说,“那次经验的结果,是让我因祸得福。我学会了不论事态如 何艰难,都要继续坚持到底。这正是在成功之前必修的一门功课。” 达比和他伯父的故事,也就是这名小女孩和金矿的故事,无疑地会被无 数以销售寿险为生的人读到,我希望所有从事寿险业的读者都能领会到,达 比一年能卖100万美元以上的保险,是因为这两次的经验。 达比的遭遇不足为奇,但是却足以解答他命运的奥妙玄机何在;因此, 对他而言,这些经历就相当于人生的主体了。这两次戏剧性的经验够他终生 受用不尽,因为他用心分析过这些经验,也从中汲取了教训。但是,那些既 没时间,也没有心思去研究失败的人怎么办?他该从何去学会转化失败,作 为迎接机会的踏脚石呢?他又如何着手学习这门艺术呢? 为了解答这些疑问,这本书乃应运而生。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