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随中国古典诗文讲录(珍藏版6种共8册)(精)

顾随中国古典诗文讲录(珍藏版6种共8册)(精)
作者: 整理:高献红//顾之京
出版社: 河北教育
原售价: 410.00
折扣价: 275.52
折扣购买: 顾随中国古典诗文讲录(珍藏版6种共8册)(精)
ISBN: 9787554545294

作者简介

顾随(1**7—1960),字羡季,别号苦水,晚号驼庵,河北清河县人,一生执教并从事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他是“一位正直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周汝昌语),诗、词、曲、剧众体兼擅;书法出唐入晋,自成一家;尤于谈文论艺及课堂讲授契机入理、精妙超*。现代文坛诸多名家宿儒沈尹默、沈兼士、周作人、冯至、杨晦、郑因百等皆与之有师友之谊;弟子沉樱、吴晓铃、周汝昌、叶嘉莹、郭预衡、史树青、欧阳中石等享誉海内外。顾随先生儒释道兼融,每每以一己之体悟,于诗于词生发精见妙解,尤其在古典诗文的讲授上,聆者无不濬发灵源、溉沃智府。

内容简介

一讲《与朝歌令吴质书》 魏文帝曹丕——中国文学批评与散文之开山大 师。 前所讲《答苏武书》《为幽州牧与彭*书》《 报孙会宗书》诸篇,文章好,而其中皆有说理。魏 文帝之《与朝歌令吴质书》(五月十八*)只是抒情 ,虽为散文而有诗之美,可称散文诗。 中国文字整齐、凝练,乃其特长。如四六骈体 ,真美,为外国文字所无。可是整齐、凝练,结果 易走向死板,只馀形式而无精神。 文帝之《与朝歌令吴质书》虽整齐、凝练,而 又有弹性、有生气、有生命。鲁迅先生的文章即整 齐、凝练中有弹性、有生气。而如明清八股无弹性 、无生气。《答苏武书》《报孙会宗书》则有弹性 、少凝练。 人与文均须有情*。曹子桓此文真有情*。情 ,情感;*,纪律中有活动,活动中有纪律,即所 谓*。意志要能训练感情,可是不能无感情。如沈 尹默先生论书诗句所言:“使笔如调生马驹。”(《 论书诗》)李陵做人、作文皆少情*,《答苏武书》 太不能“调”。曹子建满腹怨望之气,诗文让人读 了不高兴。 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之开端,寒暄、感 旧: 途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 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 “愿言之怀”,出于“愿言思子”(《诗经·邶 风·二子乘舟》)。“愿言”,语词,补足语气。此 但言“愿言”,实不可代“思子”成歇后语矣。 有法可学者必有弊,法未学成,反学成其弊习 。无法可学反要去学,方为真法。 “妙思”数句,音节好,不关平仄,且有层次 : 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闲设,终以六博, 高谈娱心,哀筝顺耳。 六朝时人性命不保,生活困难。文人敏感,于 此时读书真是“苦行”,而于“苦行”中能得“法 喜”(禅悦)。别人视为苦,而为者自得其乐。人在 安乐中生出,不了解人生;人在苦行中生出,才能 真正了解人生。 太平时文章,多叫嚣、夸大;六朝人文章静, 一点叫嚣气没有。 沈约《宋书》*可代表六朝作风。人皆谓六朝 文章浮华,而沈约《宋书》虽不失六朝风格,然无 浮华之病。 六朝人字面华丽、整齐,而要于其中看出他的 伤心来。《世说新语》《水经注》《洛阳伽蓝记》( 伽蓝为梵文音译,庙),皆可看。北魏杨街之作《洛 阳伽蓝记》漂亮中有沉痛,杨街之写建筑、写佛教 ,实写**之痛,不可只以浮华视之。(老年人说伤 1.顾随中国古典诗文讲录,是古典诗词大家顾随先生一生重要的讲课精华。这8本书,根据国学大家叶嘉莹珍藏60多年的笔记, 并佐以刘在昭先生的笔记,由顾随之女顾之京及弟子高献红女士耗时数年,分专题,理脉络,形成迄今*完整精细的整理。 2.顾随先生的书,曾入选******办公室藏书,入围2014中国好书,在文化读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3.此次8本为小开本精装呈现,尽显大师丰采,也极大的方便读者随时取阅品读。 4.顾随先生把学文与学道、作诗与做人相提并论,使读者不仅在学文作诗方面得到很大的启示,而且在立身为人方面得到很大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