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最好的心理咨询师

妈妈是最好的心理咨询师
作者: 江兵
出版社: 工商联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7
折扣购买: 妈妈是最好的心理咨询师
ISBN: 9787515824840

作者简介

江兵 亲子教育专家、演说家、品牌运营专家、家庭教育指导师。星宇学校、星宇家长学校创始人、校长。畅销书《八零爸爸》作者。 他的学生都亲切地叫他“江帅”,目前他主讲的父母课程《八零爸爸?幸福密码》得到了广大家长朋友的高度认可和欢迎,在业界口碑极高。 他主导的《领袖特训营》情商系列课程,帮助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树立伟大梦想,明确人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远离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学会面对逆境,拥有掌舵者气质。

内容简介

 好妈妈不可不知的成长秘密,不要错过孩子敏感期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在经历敏感期。作为好妈妈,一定要认真观察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从而及时捕捉敏感期的到来。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敏感期,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否则,就会导致孩子错过成长的*阶段,也使得孩子的成长发展滞后,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重重阻碍。   视觉敏感期——为何婴儿喜欢黑白色   通常情况下,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进入了视觉敏感期,直到半岁前后,都是孩子发展视力的*时期。为了促使孩子视力发育,父母应该在此阶段多多刺激孩子的视力,从而帮助孩子形成视觉感知能力,以增强孩子的视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视觉呢?可以与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例如在婴儿床上悬挂一些饰品,还可以用浅色的布包裹手电筒,让孩子的眼睛追随手电筒的光束,这都能很好地刺激孩子的视力发育。   然而,很多父母对婴儿的视力发育存在误区,觉得婴儿一定更喜欢色彩绚烂的颜色,殊不知,出生不久的婴儿并不喜欢过于鲜艳的颜色,而是喜欢黑白色。新生儿在出生之前,视神经和与视力相关的中枢神经就已经联结起来,等到出生之后,在光线的刺激下,新生儿的视觉被激活,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看向发光的地方。但是这个阶段,婴儿的视线还不会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也正是通过对光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了生命,也喜欢上了有光线刺激的环境。此时父母以黑白色块刺激婴儿的视力发育。大概三个月左右,婴儿对色彩的敏感度会渐渐增强,父母可以以鲜艳的红色刺激孩子的视力发育。四个月后,婴儿的视力越来越强,他们的视线更为灵活,可以追随光源移动。半岁左右,婴儿的视力发育就达到了一定水平,可以看清楚父母的面容,视力大大增强。   基于婴儿视力发育的规律,父母在刺激婴儿视力发育的时候,前期尽量以黑白色为主给婴儿视力刺激。随着婴儿渐渐长大,父母再用鲜艳的颜色刺激婴儿视力发育。如此循序渐进地提供婴儿所喜欢的色彩,才能真正起到刺激婴儿视力发育的目的。   艾米才出生两个月,妈妈发现,艾米特别喜欢看着窗户的方向。即使拉着窗帘,艾米也总是转动着小脑袋,瞪着眼睛看着窗户。因为担心艾米总是把头歪向一侧会导致偏头,妈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调整艾米的小床,让艾米在从窗户照射进的光线的吸引下,自然地把头再倾斜到另一侧。就这样,等到艾米三个多月的时候,妈妈发现她已经不再追随窗户的光,而是转而看着床头上方的风铃,嘴里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尤其是在看到红色的时候,艾米看上去特别兴奋。   为了迎合艾米的喜好,妈妈买了一些红色的球球挂在艾米床头的上方,这样艾米每天清晨醒来,都会对着球球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球球成了她*好的朋友。   两个多月的艾米之所以喜欢窗户处透进来的光,是因为她喜欢大片的黑白,而光正好是明亮的,这样可以刺激艾米的视力发育。到了三个多月时,艾米发现了床头悬挂着的床铃,就对床铃的鲜艳颜色产生了兴趣。在这个阶段,妈妈还为艾米准备了一些红色的气球,鲜艳的红色也许是艾米认识的*个色彩,所以看到红色艾米就很兴奋。   妈妈对艾米的观察很仔细,她为了迎合艾米的喜好而做的一切,恰好能够刺激艾米的视力发育。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以为艾米妈妈为艾米做的这一切都是多余的。原因在于,很多父母误以为,只要孩子的眼睛没有毛病,等到了一定的月龄,他们自然就能看到很多东西。其实不然。孩子的视力发育是需要外界刺激的,曾经有一个白内障患儿一出生就因为白内障而失明,后来虽然通过手术治好了白内障,但是他的眼睛依然看不见,就是因为他错过了刺激视力发育的*时期。由此可见,在婴儿的视力敏感期内,给予婴儿适度的视力刺激,对婴儿视力发育是很有帮助的。   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作为妈妈,一定要抓住婴儿的视力敏感期,让孩子拥有明亮的眼睛。   口的敏感期——为何婴儿喜欢啃东西   婴儿出生之后,就会进入口的敏感期,一直到两岁前后,婴儿的口敏感期都在持续。在此期间,口对婴儿的意义绝非进食那么简单,重要的是婴儿还会通过口来认知这个世界,熟悉很多事物,也会通过口来表现自己的友好。听起来,这一切都很神奇,不是吗?的确,婴儿是通过用嘴啃食东西,进而来了解和认知这个世界的。在婴儿的口腔敏感期,妈妈不要阻止他用口来认知世界,因为如果婴儿在口腔敏感期没有通过口建立起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那么他们的口腔敏感期就会持续下去,这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来说极为不利。因此,在这一期间,妈妈要有意识地帮助婴儿用口来认知和了解这个世界,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婴儿在这一时期有*的自由满足其口腔敏感期的发展需要。   伴随着婴儿渐渐长大,他们的其他器官也相继进入了敏感期。在这种情况下,婴儿就不需要继续以口的方式来了解世界,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了。同时,他们的独立行动能力也会大大增强,生活中的活动半径在逐步扩大。这也意味着,他们小小的人生开始逐步走向精彩。   艾米三个月的时候,有一次妈妈给她穿了一件带领子的衣服,这样在躺下的时候,艾米常常将头缩在领子里。有一次,艾米居然歪着头在用嘴巴啃领子,虽然口水已经浸湿了领子,但她依然无比投入地啃得津津有味。看到这一幕,妈妈觉得很好笑,赶紧喊奶奶来看。奶奶不以为意地说:“孩子都这样,就喜欢用嘴巴啃东西。”妈妈却感到很奇怪:孩子为何喜欢用嘴巴啃东西呢?   对养育孩子充满求知欲的妈妈查阅了很多资料后,才发现原来艾米已经进入了口的敏感期。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本能地通过吃奶来认识妈妈,通过啃衣服领子的方式来认识衣服领子。随着艾米渐渐长大,妈妈还专门购买了一些不同材质的摇铃。果然,艾米不管拿到哪个款式和质地的摇铃,都会*时间把摇铃放到嘴巴里“吃”。一岁多之后,艾米口腔敏感期进入高峰期,已经能够独立行走的她,还是没有改掉把所有东西放到嘴巴里品尝的习惯。有一天,妈妈给艾米买回来几本布书,艾米也手口并用,当即把布书放到嘴巴里撕咬起来。   在口腔敏感期结束之前,婴儿会一直热衷于通过口来了解和认知世界。对此,妈妈不要随便制止,而是要意识到口腔敏感期内的发育,对婴儿而言至关重要。否则,如果妈妈强行阻止婴儿用口,则婴儿在口腔敏感期没有得到满足,那么他们的口腔敏感期就会一直持续下去,这对婴儿的发育是不利的。所以妈妈要尊重婴儿的口腔敏感期,允许婴儿在口腔敏感期内用口了解外界的一切。为了帮助婴儿快速度过口腔敏感期,妈妈还要为婴儿通过口认知一切提供支持和帮助。例如,在保证婴儿安全的情况下,为他提供更多的物品,让他用口品尝。当然,病从口入,当婴儿张开饥渴的小嘴四处寻觅“美食”的时候,父母一定要保证周围环境的干净卫生。妈妈要主动清洁婴儿喜欢“吃”的东西,也要在带婴儿出去玩的时候,注意不要让他把捡起来的任何东西都放到嘴巴里吃。例如当婴儿捡到一块石子准备放到嘴巴里吃的时候,妈妈也可以捡起一块石子,把石子扔得远远的,以此来演示给孩子看,并且鼓励婴儿也把石子扔出去。这样一来,自然就避免了婴儿病从口入的问题。   总而言之,婴儿喜欢啃东西,包括各种玩具,甚至是妈妈的脸颊,这都是正常现象。在口的敏感期,口就相当于是婴儿的手,可以说,婴儿用口来了解外部世界,和成年人用手来了解外部世界是一样的。因此,父母要正确看待婴儿口的敏感期,并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自我意识敏感期——这是我妈妈 大概在两岁前后,孩子进入了自我意识敏感期,这个阶段,妈妈会发现曾经不“小气”的孩子开始变得“小气”,以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的玩具美食,如今全都被他们据为己有,不愿意和任何人分享,哪怕是*亲爱的妈妈也不行。恭喜妈妈,当孩子有这种表现的时候,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进入到自我意识敏感期,把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变成了有所区分的敏感关系。自我意识渐渐觉醒的孩子,不但对自己的玩具美食都很在乎和爱惜,对妈妈,也认为是他(她)一个人的,想理所当然地会据为己有,而不愿意与任何人分享。有的时候,即使别人没有想要和他们分享妈妈,他们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警惕心理,对人说“这是我妈妈”。这句话里往往蕴含着复杂的情绪,有骄傲自豪,也有咬牙切齿,总而言之就是不允许有任何人分享妈妈,包括爸爸也不可以。 所谓爱之越深,则担忧越深。 在这个世界上,从事很多职业之前都会进行相关的培训,唯有从事父母的职业,是没有培训的。作为父母,即使此前已经有过养育至少一个孩子的经验,父母们对这个初来乍到的孩子依然是陌生的。既然如此,就要带着谦虚的心保持学习的姿态,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等孩子长大了,一个爱学习的妈妈才算有了养育这个孩子的经验。当然,如果妈妈很粗心,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很多表现都没有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那么妈妈对养育这个孩子的经验还是匮乏的。 如何成为好妈妈,在孩子的人生旅途中送他一程,让孩子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和成长,收获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是每个妈妈都想攻克的难题。本书详细叙述了作为一个妈妈,在教育孩子时候的诸多情况,能够帮妈妈们激发出孩子生命的力量,让孩子在自由的天地里绚烂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