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农业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8.00
折扣购买: 图解设施葡萄早熟栽培技术(听专家田间讲课)
ISBN: 9787109225060
刘凤之,1963年7月出生,山东茌平人。1984年7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果树专业,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二级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果树专业委员会主任,***果树专家技术指导组副组长,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副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五、六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栽培与生理学科三级岗位杰出人才,**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浆果类果树栽培与生理科研团队首席。多年从事果树栽培与生理的科研与成果转化工作,曾先后主持**、省(部)、市科研课题20多项。1991年获***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2007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辽宁省葫芦岛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2008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获**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2010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主编《葡萄优质高效栽培》和《设施葡萄促早栽培实用技术手册》等科技著作10部,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研发出葡萄埋藤防寒机和设施园艺简易放风装置等果同系列机械设备14台套和氨基酸水溶性果树叶面肥等新产品2项,主持制订***行业标准2项,在《应用生态学报》《果树学报》《中外葡萄与葡萄酒》等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00多篇,育成葡萄新品种——华葡1号和桃新品种——中农寒桃1号,2003年和2006年分别获全国农业科技普及**个人和科技部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实施**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王海波,1978年3月出生,山东安丘人。2000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专业,获学士学位并获山东省**本科毕业生称号;2006年7月毕业于**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专业,获果树学硕士学位并获**农业大学**毕业生称号;2006年9月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事果树栽培技术研究工作,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树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副研究员,葡萄课题组副组长,果树研究所科研第二*支部**。参加工作以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栽培研究室主要从事葡萄栽培与生理的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为**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东北区栽培岗位研发团队骨干成员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浆果类果树栽培与生理科研团队首席业务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葡萄栽培与生理和果园机械化生产。主要工作业绩为经多年研究建立了完善的设施葡萄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体系,在栽培设施设计、品种选择、高光效省力化树形和叶幕形、休眠调控、肥水高效利用和葡萄无土栽培、品质调控与功能果品生产、连年丰产等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其中葡萄无土栽培为世界**,同时研发出葡萄埋藤防寒机和设施园艺简易放风装置等果同系列机械设备14台套和氨基酸水溶性果树叶面肥等新产品2项。先后主持或参加**、省(部)或地方科研课题16项,“果园(葡萄)小型实用新型机械设备的研发与应用”科技成果于2013年12月20*通过***科教司组织的成果鉴定,一致认为该成果达****水平,参与育成葡萄新品种——华葡l号和桃新品种——中农寒桃1号,主编或参编《设施葡萄促早栽培实用技术手册》和《葡萄生产配套实用技术手册》等科技著作6部,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其中“含硒、锌或钙的果品叶面肥”和“一种生物发酵氨基酸葡萄叶面肥”以100万元转让给北京禾盛绿源科贸有限公司。在《中国农业科学》《应用生态学报》《园艺学报》《果树学报》和《中国果树》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0多篇。个人先后被授予中围农业科学院*****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和辽宁省葫芦岛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所在团队被授予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所存*支部被授予2013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支部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