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了我的耳朵吧:名家谈音乐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灵堂琴声 陈丹青 终日作画,音响常开着。一九八九年冬初,时在迟 午,纽约第104频道古典音乐台正播放肖邦。曲毕,照 例地报告曲目之后,是一条新闻: “演奏者,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今晨在纽约寓 所逝世,享年八十六岁。” 霍洛维茨!国中的爱乐者想必知道他。此间说起这 名字,可谓“如雷贯耳”。唱片行每年推出他的新磁碟 ,我也藏有好几枚。琴艺不论,单看封面上的照片,老 头真是仪表非凡,便是在20世纪初,这样的人物也不多 见了:他兼有士绅、贵族和演奏大家的风度,当代各国 演奏明星的卖相,比他可嫩得多了。我一向自以为认识 老霍,记录他演奏生活的四部电影,我都看过,在银幕 上他又是另一番风采。第一次见到他,老霍已在七十八 九的年纪,被人簇拥着步入录音室,他笑逐颜开,颤巍 巍走向一位标致的女提琴手,指着自己的衬衣领子问道 : “这回的领结你以为如何?” 一位大师,得活到这份岁数,上帝才会给他如此生 动的老脸。看他早岁的照片,头发紧紧向后梳拢,斯拉 夫人的修长鼻梁,顶光照下来,风流倜傥。如今老了, 嘴唇像老太太那样抿着,似笑非笑。莫扎特协奏曲的慢 乐章被他弹错一句,指挥叫停,重来,老头嘟哝着,一 脸委屈。在下一章乐队行进时,他闲出双手,侧耳倾听 ,忽而妙不可言笑起来,举起左臂在空中打一响指。制 片人去他家拍片,老头就像个孩子,听任摄影师摆布, 然后开始弹奏,渐渐忘记正在拍摄:“下一支吗?”他 自言自语,“我还会弹舒伯特!”于是弹奏起舒伯特。 他访问莫斯科的那部影片,诸位真该看看。开头是 他坐在家里,朗读俄国表妹的来信,接着是工人托运他 的钢琴。镜头一转,红场、涅瓦河、音乐厅,掌声雷动 ,老人出台。弹到舒曼,座中俄国佬流下泪来……片尾 是他长时间在台前傻站着,等候掌声平息,终于,他用 双手移到耳边——因掌声使他说不成话——做出要去躺 下休息的姿势。老霍弹琴的姿势如何?去看一位行将打 盹的老人便是。脑袋低垂,稳坐后,他周身极少摆动。 手掌巨大肥厚,每个指端微微上翘。他并不由上而下地 “弹”,十指只是轮番向键盘伸缩撩拨,状如飞快的抚 摸。奇怪,他的著名的左手的力度,那排雷轰鸣般的低 音,即处于如此这般。镜头移近了,移向他皮肉垂挂的 老脸——一滴鼻涕,正凝在他巨大的、西方人才有的鼻 孔边缘。全场肃静。那一曲记得是弹奏李斯特,曲罢, 他欠身取过琴面上的白手绢,笑吟吟拂拭了,这才起身 蹒跚走到疯狂叫喊的观众面前。 那是他六十年前出亡苏俄,头一次重归故园。六十 年前,他说他绝不再回这个国家。原来霍洛维茨先生就 住在纽约。讣告过后,电台又播出他弹奏的斯卡拉蒂, 正是我最心仪的一首,由老霍弹来,是散漫游荡、停停 走走的语气。忽然,老头子本人在收音机里唠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