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能生巧(练习动手快乐写字)

手能生巧(练习动手快乐写字)
作者: 吴端文//陈韵如|责编:杜君//龚雪
出版社: 中国发展
原售价: 40.00
折扣价: 23.60
折扣购买: 手能生巧(练习动手快乐写字)
ISBN: 9787517713777

作者简介

"吴端文,台湾大学医学院复健系毕业,美国加州大学特殊教育硕士。曾任台大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治疗师、康泰医疗教育基金会儿童心理卫生中心主任、美国加州儿童服务部职能治疗师、吴端文感觉统合早期疗育中心负责人、新北市私立全人儿童发展中心主任等职务。现任启端感觉统合教育有限公司执行长、长庚大学职能治疗学系兼任讲师。 陈韵如,长庚大学职能治疗学系学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儿童职能治疗硕士。曾任吴端文感觉统合早期疗育中心职能治疗师、高雄市学校系统职能治疗师、台北市学校系统职能治疗师、美国哥伦布儿童医院职能治疗师等职位。现为美国休斯敦Prescient Occupational Therapy诊所负责人。"

内容简介

"二、 书写困难的原因 写字是一个复杂的知觉与动作处理过程,所需要的能力包括稳定的姿势控制及平 衡能力,并借着良好的眼球控制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视知觉、记忆力来学习字的形 状、位置及笔画长短。 儿童写字困难及精细动作发展较慢的原因包括不正常的肌肉张力,神经肌肉疾 病所造成的躯干或上肢无力,感觉统合障碍所造成的动作运用障碍、发展迟缓、经验 不足。若老师与家长发现儿童手指灵巧度不够,操作玩具物品经常掉落,写字画图肌 肉紧绷,执笔姿势怪异,用力太重或太轻,字常写得太小或挤向格子的一边或超出格 子外,头常在写字或绘图时偏向一侧, 有时候需要转动纸张的角度来绘图,不善于劳 作,空间概念差,不喜欢折纸、穿珠、拼图、走迷宫等活动时,应请儿童职能治疗师 评估其动作发展、感觉及知觉能力,以改善其精细动作能力,并克服书写困难。 三、 儿童精细动作发展 儿童的手功能在两岁前发展最为快速,其原因包括躯干控制及肩膀附近肌肉关节 控制能力加强,而感觉辨识能力及视知觉能力的发展也使得儿童可以操作各种玩具及 学习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表1-1是儿童的精细动作发展阶段,可据此了解儿童手功能 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手功能发展目标及训练活动内容。 四、 何时开始让儿童学习写字 何时开始训练儿童写字是-个 备受争议的问题。影响幼儿写字准备的因素包括儿 童本身动作发展、语言认知发展与兴趣等,有些儿童在4岁时即准备好可以写字,而 有些儿童则可能到了6岁还没准备好开始写字。若儿童还未准备好便开始学习写字, 容易使其产生挫折感并可能建立不当的写字或握笔姿势;若不当的姿势持续到二年 级,则很难矫正。 莱姆( Lamme, 1979)曾提出六项“书写前技巧”,包括: (1)小肌肉的动作发展成熟; (2)手眼协调能力; (3)握玩具和器具的技巧; (4)基本笔画的流畅; (5)视知觉的成熟,包括分辨图形的异同; (6)简单的阅读能力。 当儿童具备此六项“书写前技巧”时,则可以开始指导儿童学习正确的书写技 巧。若儿童“书写前技巧”的准备仍不足,但对书写或画图非常有兴趣时,仍可布置 -些文字环境, 例如贴大的海报纸及简单的动物图形, 让儿童在自然环境中探索 和学 习;多提供模仿成人书写行为的机会,准备儿童用的小书桌或图画桌,以及不同的写 字画图用具:纸、铅笔、彩色笔、蜡笔、卡片、杂志,让儿童在纸上表达、涂鸦、仿 画,而画图是写字前的必备能力,鼓励孩子多画图,则写字的基础能力也得以加强, 将来写字也就水到渠成。当小朋友的手眼协调能力及小肌肉发展已稍微成熟,且可以 准确地画出基本的九个图形,包括垂直线、水平线、圆圈、十字、右斜线、正方形、 左斜线、交叉线与三角形时,就表示此时孩子已经具有“书写前技巧”了。 本书中许多活动皆可协助一般儿童或发展障碍儿童学习“书写前技巧”,对于某 些发展障碍的儿童,可以使用计算机或其他沟通辅具来代替书写,代偿策略可提升其 对书写或沟通活动的参与度。 " 本书是我国台湾地区的感觉统合专家,《解放聪明的“笨”小孩》作者吴端文老师的书,依据感觉统合原理,为手部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设计了许多简单有趣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