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大学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5.50
折扣购买: 西游正史
ISBN: 9787308165211
司马路,本名陆建国,70后,年轻时曾为中学历史教师。曾参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岳麓书社以及香港某出版社等多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编写,中年之后从事通俗历史及历史小说写作,先后著有《汉朝的密码》《东吴帝国》《辛亥》等书,其中,《东吴帝国》曾与**知名小说《东北往事》等同获首届中国网络小说大赛三等奖,在天涯连载部分章节单月点击量破10万。2015年开始在“**头条”撰写《司马路大话西游》等系列并在该手机平台上发布,点击总量至今已超过5000万,单篇*高点击量达433万。
隋朝皇室对佛教可是膜拜至极,可这弥勒佛的信 徒们真不是轻易能糊弄打发的,他们说未来佛弥勒即 将降世了,这世界要大变样,旧的秩序统统要倒地完 蛋,天下万民将迎来新的生活新的希望! 好嘛,既然要除旧迎新,这现有的大隋王朝就该 被终结一一眼下,这大业六年的正月里,这一大帮奇 装异服的信徒,便拥戴着未来之佛弥勒,要来抢班夺 权了! 啊?是要造反哪! 到这时,禁门卫士们才反应过来,可是已然晚了 ,他们手中的**已然被奇装异服的造反者所夺取。 一场京中事变即将酿成…… 也是巧合,隋炀帝的第二个儿子、当时在二十五 六岁光景的杨睐正好路过此处,他的身边,自然也有 那么一帮卫士。见建国门下这么一伙貌似**界人士 居然敢冲撞门卫,年轻的皇子火了,虽然尚不清楚是 怎么回事,手一挥,卫士们刀剑在手,便向乱哄哄的 人群砍杀而去一一 事后查问,紧急赶来处置的相关部门终于得出了 定论:这是假借**之名,实施造反逆乱之事。于是 京师城门紧闭,“皇家特工”四出,*终查证落实, 多达千余人家都与这件逆案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随 即令下,便是数千人头落地——尽管他们很可能是无 辜的,只是莫名地迷信那未来佛弥勒而已! 不过,据说大隋皇帝杨广此时还是圣明的,他下 令杀了那么些人,却不怪罪佛寺,*不怪罪那未来佛 弥勒。显然,他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邪教事件,佛是 好的,弥勒*是好的,只是无知的少数人把经念歪了 而已! 于是,佛教依旧昌盛。 这,便有了未来的玄奘,或者说*通俗的名号一 一“唐僧”! 那么,后来的唐僧,又与大业六年这起佛门弟子 冲击禁门事件有何关联呢?事实上,面对诸如未来佛 弥勒即将转世这种种流言,唐僧的西行,正是为了厘 清舛讹,而前往佛教故乡一**竺,那里应有真正的 佛学正说。 《西游记》中言,高卧在灵山大雷音寺的如来佛 祖,有意要将三藏真经传给东土之人,可是又不愿白 送传度,非得到东方去寻一个人,使他跋山涉水,经 历了千番苦难,才不敢怠慢真经。于是**的观音菩 萨,便请了佛旨,赶赴东土,去寻一个真心实意的取 经人。 据说,这便寻着了玄奘。 而那玄奘的出身,据说又非同寻常。他的老爹本 是高中科举的状元郎,娶了据说是当朝丞相殷开山的 女儿,正兴冲冲赴江州上任之际,却被盗贼杀害。这 玄奘却是状元公的遗腹子,被母亲送入木板船上。要 说这船也奇特,居然能从长江流域的江州,一口气冲 到金山寺。 这金山寺又在何方呢?长江边上有个金山寺,后 来那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梁红玉击鼓抗金兵等种种传 说故事都发生在那边,却分明不是唐僧的金山寺。倒 是黄河下游山东庆云有个海岛金山寺,言之凿凿说就 是玄奘出家所在。 他老妈把这个木板船放在长江上,他居然能一口 气漂到黄河下游去,这速度、这路线,简直比马来西 亚的飞机还神奇。 于是又有人说,玄奘老爹上任的不是那江州,而 是距离金山寺不远的无棣,黄河入海口附近的一个地 方。好嘛,且不与他论,因为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 只是小说家的虚构而已。 事实上,真实的唐僧,首先,根本就没有菩萨去 寻他,他是自个心心念念要去天竺取真经的和尚。其 次,玄奘也不是什么状元公的儿子,他老爸*不是殷 开山的女婿。(顺便说一句,老殷也没做过什么丞相 ,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员武将,在跟随李世民讨伐刘黑 闼的战争中阵亡。) 史实中真实存在的玄奘,出自中原名城颍川陈氏 一门,也就是《三国演义》里那位魏臣陈群的后裔。 自然,玄奘的家族早在北朝时代便已然自许昌迁徙至 偃师。玄奘的真实父亲,既然不是什么状元郎,也就 没有什么被歹徒杀害的冤情,他曾被举过孝廉,做过 江陵、陈留这几个县的县令,所以也攀不到殷开山的 女儿,于是被盗贼杀害云云,那自然是小说家的虚构 。 自然,玄奘也不是出生在唐兴之后,而是要往前 推许多年,一直要到隋的年代。而此时的唐僧,正用 着他的俗家姓名一一陈炜,大概十一岁年纪,跟随他 的哥哥陈素(长捷法师)在洛阳城一座叫作“净土寺 ”的庙宇之中*学念经。 十一岁的年纪,放到现如今也就是一个五年级小 学生,正经历着小升初的课业大战。玄奘自然不用为 数学题海战而苦恼,*不必为英语单词而焦虑,可他 也有自己的课业,那便是佛经与梵语。**部经,据 说是《法华经》,相传为佛陀释迦牟尼晚年之际的说 教内容,所谓“妙法莲华”,其实就是莲花之妙。莲 花又妙在何处呢?自然是出淤泥而不染,自然是内敛 不露。往大了说,那就是简单的一句话,莲出自淤泥 ,人出于俗世,莲能成花中之妙,人自然也“皆可成 佛”。 文字优美,比喻又如此生动,所说教义又是圆满 之至。所以诵读此经,便成了中国佛教徒*普遍的修 持之法。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