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希和北京日记(精)/晚清稀见中外关系史料丛书

伯希和北京日记(精)/晚清稀见中外关系史料丛书
作者: 总主编:周振鹤|译者:萧菁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50
折扣购买: 伯希和北京日记(精)/晚清稀见中外关系史料丛书
ISBN: 9787549584932

作者简介

保罗·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世界著名的法国汉学家、探险家。曾师从法国汉学家沙畹等人,致力于中国学研究。伯希和的汉学研究精湛渊博,涉及语言文字、考古艺术、宗教文化、东西交通,以及边疆史地等方面。

内容简介

+[53] 裴式楷(Bredon)问托尔曼(17homann)上尉奥 地利军队会不会保护公使馆。托尔曼答:不会,而且 海关已经撤离。—— 11点。卫理公会的妇女们和几个男人连同一个躺 在担架上的伤者一起回来。那伤者可能是柯达士。德 国人将武器佩戴得很低,仿佛参加葬礼一般。伤者身 上盖着席子。 看来我们又不准备走了。长官们决定如果我们留 下来,女人都撤到英国使馆,那里有军事工事,也是 使馆被攻破的最后防线。 [54] 城外又起火了。 克林德先生并不是代表外交团(去总理衙门)的 。他曾写信给总理衙门说他那天九点要去总理衙门, 于是他就去了。其他公使要求衙门接见但没有得到回 复,克林德于是向其他人提议他可以去问衙门将如何 回复公使们的要求。他的勇气和冷静非常人可比。 +20日上午。英国人放弃了他们在桥上的据点。 —— +三点半。重新夺回奥地利公使馆。—— 四点。24小时的期限到了。奥地利公使馆的工事 遭到三四十发子弹的猛烈扫射。为了保护法国公使馆 ,我们起初放弃了工事,冈0刚又把它夺了回来(以至 于枪炮声再起)。再次撤离海关大楼。这时生还者和 妇女们都在英国公使馆,只有能作战的人留在工事和 [55]使馆。一名奥地利海军士兵在第二次撤离奥 地利公使馆时/=丧生=/轻微受伤。 将近下午五点的时候,军械师如勒尔(Julard) ①在法国工事被子弹射中头部当场丧生。 晚上八点。义和团(以大刀和红巾等为标志)想 要烧毁奥地利公使馆。火势蔓延到法国工事,又横扫 到日本工事,英国人将火势阻断。火被扑灭了。 整晚不时有枪声向着我们的方向而来。有时从西 北向东南方向的子弹从工事上飞过。 我们又给总理衙门写了信,告知他们法国水兵阵 亡和 [56]奥地利士兵受伤的消息,并说:“今次中国 军队对公使馆的攻击应该有些误会,衙门在了解情况 后应该将误会解除。”这是多么有力的抗议啊! [6月]21日。从五点到九点几个联军士兵断断续 续地射击。义和团挥舞大旗带头冲向奥地利公使馆。 死伤惨重。有两个人好像是假人。 英国人和日本人也开了枪。有些中国民众在远处 指手画脚。 /=马夫=/一名教徒从北堂带来一封信。一切都 还好,他们并不知道外面所发生的事。看来总理衙门 并没有把 [57]叫他们撤离的转信交给他们。我们于是回信 叫他们哪儿都别去。此事更加说明衙门在与哈德门教 <p style="color:#656565;font-family:&quot;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 1.&nbs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伯希和的义和团运动亲历记,提供*手史料,记录的情节跌宕起伏、惊心动魄,让读者如临历史现场;</span> </p> <p style="color:#656565;font-family:&quot;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 2.&nbs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义和团运动研究、中国近代史、近代汉学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史料;</span> </p> <p style="color:#656565;font-family:&quot;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 3.&nbs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完全遵照日记原样录排,首度披露伯希和北京之行的珍贵图片。</span> </p> <p style="color:#656565;font-family:&quot;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 4.&nbsp;<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伯希和是西方汉学界的巨擘,本书可谓其传奇生涯早期的记录。</span> </p> <span style="color:#656565;font-family:&quot;font-size:14px;background-color:#FFFFFF;">&nbsp;</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