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杨树达讲论语(精)/大师讲堂
ISBN: 9787512643581
杨树达毕生从事汉语语法、文字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长于古文字训诂、音韵及汉语语法、修辞等。本书疏通了孔子学说,前后互证,是温故知新、极具启迪性的经典读物。
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为政》篇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树达按:学而时习,即温故也;温故能知新,故说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易·象传》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礼记·学记》篇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孟子·万章》下篇曰: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树达按:人友天下之善士,故有朋自远方来。同道之朋不远千里而来,可以证学业,析疑义,虽欲不乐,得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宪问》篇曰: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卫灵公》篇曰: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里仁》篇曰:子曰: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本篇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礼记·中庸》篇曰: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惟圣者能之。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曰:人知之,则愿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君子终身守此勿勿也。 《孟子·尽心》上篇曰: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荀子·非十二子》篇曰: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贵己;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汙;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侧,夫是之谓诚君子。 《淮南子·缪称》篇曰:忣(与急同)于不已知者,不自知也。诚中之人,乐而不忣,如鸮好声,熊之好经,夫有谁为矜? 树达按:中有自得,故人不知而不愠,自足乎内者固无待于外也。然非德性坚定之人不能及此也。孟子谓尊德乐义,人不知而亦嚣嚣,正此人之谓也。 又按:时习而说,学者自修之事也;朋来而乐,以文会友之事也;不知而不愠,则为德性坚定之人矣。孔子之言次第极分明也。 ○有子曰: 《史记·仲尼弟子传》曰:有若,少孔子四十三岁。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贾子·道术》篇曰:子爱利亲谓之孝,反孝为孽。弟敬爱兄谓之悌,反悌为敖。 《大戴礼记·曾子立孝》篇曰:是故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谓也;未有长而顺下可知者,弟弟之谓也;未有治而能仕可知者,先修之谓也。故曰:孝子善于君,弟弟善事长,君子一孝一弟,可谓知终矣。 《战国策·秦策》二曰: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倾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翻墙而走。 树达按:人再告而曾子之母不动者,知曾参孝子,必不为非法之事也。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学人辈出,学术名作纷纷涌现。 ★此次结集百册经典出版,欲为复兴中华文化、助力全民阅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