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插图本)(精)

浮生六记(插图本)(精)
作者: (清)沈复|译者:张佳玮|绘画:林曦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1.90
折扣购买: 浮生六记(插图本)(精)
ISBN: 9787201150802

作者简介

沈复 字三白,号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十八岁娶舅女陈芸为妻。婚后夫妻俩举案齐眉、相爱甚笃,然命途多舛,常常事与愿违;幸而二人不落世俗,善苦中作乐,耳鬓厮磨二十三年,至芸积病身故,仍情深如旧。后,沈复离家漫游,著《浮生六记》六卷,记录过往生活中点滴趣味及漫游经历,因其以真言述真情,从不刻意造作,深为后世文人所推崇,流传至今,已成经典。 张佳玮 生于无锡,后在上海,现居巴黎,长期从事写作和文学翻译。以其性情不拘、摒弃俗流,备*读者推崇。 林曦 水墨画家,重庆女孩,毕业于中央美院。以一支画笔、一间教室向人们传递**中国美学品味的生活格调。

内容简介

我生在乾隆二十八年,即癸未年冬天的十一月二十二*。时值太平盛世,生在衣冠仕宦的体面人家,又住在苏州沧浪亭畔,苍天厚待于我,真是无以复加。苏东坡诗云“事如**了无痕”,逝去的时光,若不以笔墨记下来,便了无踪影,未免辜负苍天的厚爱。 想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关雎》,乃是《诗经》三百篇之首。把夫妇情事列在首卷,余下依次列就——我也按此例办理吧。 惭愧的是,我年少时没好好念书,学问不大高明,不过记下些实情实事而已。若读者诸君必得考订挑剔我的文法句子,那就好比对着脏镜子,挑剔它不够亮了。 我少年时,与金沙的于氏订过娃娃亲,八岁上她去世了。我后来娶的妻子陈氏,名芸,字淑珍,是我舅家亲戚心馀先生的女儿。她自小聪颖明慧,学说话时,听讲一遍《琵琶行》,便能背诵。四岁时,她丧了父亲,亲眷便只剩母亲金氏、弟弟克昌了——一时家徒四壁,无所凭依。芸年纪稍长后,女红习得娴熟,便为人做一些针线活。那时节,家里的三口,都靠她十指*劳过活;甚至她还担负弟弟克昌求学识字的费用,让他学业完整,不致有缺。 **,芸在书簏上翻到一册《琵琶行》,因为能背诵,便一个字一个字对照认着,这才开始识了字。她做刺绣的闲暇时光,渐渐也通晓了吟咏诗词,写过“秋侵人影瘦,霜染**肥”这般句子。我十三岁时,随母亲回家探亲,见了她所作的诗,虽然感叹她才思隽秀,私下里却怕她福泽不深。然而心意投注,不能释怀,便告诉母亲道: “若为儿择妻子,则非淑姐不娶。” 母亲也爱芸性子柔和,于是脱下金约指作为订礼,和芸的母亲商定亲事,缔了婚约:那是乾隆四十年七月十六*的事。 那年冬天,因为芸的堂姐嫁人,我又随母亲去她家观礼。芸与我同岁,长我十个月,自幼姐弟相称,所以我仍然称呼她淑姐。当时只见到满室鲜衣华服,唯独芸通体素淡,只鞋子是新的。看那鞋子,绣制精巧,问过,知道是她自己做的,才领会到她蕙质兰心,不只在笔墨上。她削肩膀长脖颈,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之间,神采飞扬,唯有两齿微微露出,算是相貌上面,略微美中不足之处。情态**,让人神消。 ◆畅销300万册,李现读后**:“若有志趣相投的人陪伴追逐理想,过程也够回味半生。” ◆开明书店民国本为底本,考以《雁来红丛报》本、霜枫社民国本、林语堂英译本点校。 ◆知乎、豆瓣逾百万粉丝,“一个”APP超人气作者张佳玮以白话文精心译述,并作长文译记为读者导读。 ◆本次出版**收录水墨画家林曦诗意彩画12图,全彩印刷,挚美珍藏。 ◆本版另附“沈复三十年游历图”、“沈复的一生”(年表),及“光绪三年初版序”“潘麐生题记”“光绪三年初版跋”,便于读者朋友*好读懂中国挚美经典,从中获益。 ◆《浮生六记》篇幅不过四万字,却无法用“有趣”、“精致”、“伤感”将其简单概括。俞平伯一生钟爱《浮生六记》,赞其“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林语堂则视之为知己:“读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痛苦。” ◆**主持人汪涵曾多次在节目中提起这本书,并向观众**:“我们要学会用美的眼光,去发现周遭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