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春水

繁星春水
作者: 冰心
出版社: 吉林大学
原售价: 26.80
折扣价: 22.00
折扣购买: 繁星春水
ISBN: 9787567761780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瑩。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她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她创作的主旋律,代表作《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小桔灯》等,影响了中国几代人。同时,她的译作《先知》《沙与沫》《吉檀迦利》等,也是公认的精品。

内容简介

沈从文《论冰心的创作》一文中认为,大凡世间 生存的人总被烦恼所支配,“每一个作者,皆似乎‘ 应当’,或者‘必须’,在作品上解释这物与心的纠 纷”,也就是去了解人生之谜,诗人以模糊的意识、 天真的态度去发扬人为什么会爱憎、美恶,所以冰心 写《繁星》《春水》。当时被称为哲理的诗,在极少 的篇章中,说出有智慧的聪明言语,冰心的小诗是受 泰戈尔小诗的启发,所有的作品都非常成功,使诗人 温柔与聪慈的心扩大,并用着母性的温暖的心,被认 为“冰心女士所写的爱,乃离去情欲的爱,一种母性 的怜悯,一种儿童的纯洁。” 黄英(阿英)《谢冰心》中非常系统而且详尽地分 析了冰心作品中烦闷伤感的虚无倾向以及她对宇宙、 人生的见解与意念,对她的爱的哲学的成因及其表现 的分析更是独到。其中《繁星》《春水》中有众多的 诗篇是表现冰心的宇宙观念的。和其他作家一样,她 对宇宙充满了神秘的幻想,在这世界之外,还有一种 不可测度的神秘的足以诱惑人们的力量的存在,这种 力量使冰心努力于超然世界的追求。但沉湎于这种纯 精神的世界中,必然使她对宇宙与生命的探求毫无结 果,造成了她的种种不可解决的烦闷。所以诗人对宇 宙只好非常美化地去解释了,在沉默中,微光里,她 只有低首颂赞,生命是模糊而神秘的,只好从宇宙的 爱与母性的爱,去理解社会的一切。同时,阿英肯定 了《繁星》《春水》采用的小诗体形式,他认为,固 然是因为受了泰戈尔的影响,但这种诗体却因她的诗 集,而在中国文坛上引起共鸣,造成了所谓“小诗流 行的时代”,而隐隐产生了一种“冰心体”的文字。 茅盾在《冰心论》中认为“泪”与“笑”是冰心 作品中两大对立的元素,如冰心在《信誓》中说文艺 女神。“她的笑靥/弓I导了我的前途/她的怒经/ 指示了我的归路。”冰心在建构这样一个理想的人世 间:只有同情和爱怜,只有互助和匡扶,即文艺元素 之一的“微笑”,但作家不可能无视于苦难的现实, 终于在弦梢上漏出了虚无。人生的虚无之感,本来就 存在于冰心心中,可是她未曾解决,心中的风雨来了 ,只能躲到母亲的怀里。所以茅盾认为冰心是舍现实 而取理想,最初乃是一种躲避,后来变成了她心灵的 家,变成了一天到晚穿着的防风雨的橡皮衣。朱自清 在写《短诗与长诗》一文时,是在《繁星》发表后, 《春水》正在连载时,他认为短诗的效用在于描写一 地的景色,一时的情调,或是表现一刹那的感性。所 以小诗贵在凝练而切忌蔓延,“一沙一世界,一花一 天国”正好形容短诗意境。在艺术上,短诗重暗示、 重弹性的表现叫人读了仿佛有许多影像呼之欲出的样 子,冰心的短诗可以说接近这种境界。 梁实秋在他的《<繁星>与<春水>》中对冰心的诗 没有趋之若鹜地进行赞美,而是作出异于当时人的评 价,他认为冰心长于写小说而短于写诗,是因为她: 表现力强而想象力弱;散文优而韵文技术拙;理智富 而感情分子薄。归之一点,是她完全承袭了女流作家 之短,而无女流作家之长。其短处在于气力缺乏,或 由轻灵而流于纤巧,或由浓厚而流行萎靡,不能大气 流行,卓然独立。女作家向来以情感丰茂见长,而“ 我从《繁星》与《春水》里认识的冰心女士,是一位 冰冷到零度以下的女作家。”诗表面是温柔,内中却 是苦。“我们若须求同情与安慰,那么闯进冰心女士 的园地,恐怕没有不颓然而返的,因为在那里只遇到 一位冷若冰霜的教训者。” 王瑶在《中国新文学史稿》一书中分析了冰心的 《繁星》与《春水》在中国小诗发展史上的作用。他 认为1921年周作人翻译了日本的短歌与俳句,又有《 论小诗》一文,认为小诗是记载在忙碌生活之中浮现 到心头又随即消失的刹那感觉的最好的工具,郑振铎 又译出了泰戈尔的《飞鸟集》,于是表现零碎思想的 小诗流行开了,影响最大的是诗集《繁星》《春水》 ,并认为《繁星》的诗体完全是东方式的,其中《繁 星·二九》“我的朋友/对不住你/我所能付与的慰 安/只是严冷的微笑”是她全部小诗内容的告白,她 知道苦难的现实里只有泪珠,但她不愿做这么无情的 文学家,因此要讴歌理想,于是就逃避和沉醉到大自 然、母爱、童心里。 范伯群、曾华鹏在《冰心评传》中细致地探讨了 冰心两部诗集创作的源起,以哲理入诗以及小诗与冰 心“真”的文艺观念的关系。他们认为冰心在1921年 所写的《迎神曲》和《送神曲》,透露了她探索人生 道路的意愿。1922年发表的《繁星》、《春水》是冰 心用诗的形式继续探索人生的实录。她将自己探索人 生时心灵的潮汐,思绪的旋涡,历历呈现在读者面前 ,从而显露了她最深刻的内在矛盾和烦闷。所以冰心 称之为两本“零碎的思想”,在探索哲理的过程中, 思想上常有一瞬的闪光,被冰心及时捕捉。有评论家 批评冰心“以哲理入诗”,认为是诗歌的大忌,他们 在《冰心评传》中予以反驳。 P161-P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