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世界三字经(3)

三千世界三字经(3)
作者: 张玮//馒头说团队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5.00
折扣购买: 三千世界三字经(3)
ISBN: 9787521768190

作者简介

张玮(网名馒头大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新闻系新闻学硕士。曾就职于《解放日报》,有16 年主流媒体从业经验,采访过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百余项世界赛事,并先后担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数字传播中心主任,解放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总经理、主任,解放日报社运营、技术中心总监。 微信公众号“馒头说”创办人,2017 年8 月起开始出版《历史的温度》系列。曾获评亚马逊中国 “2017 年度新锐作家”,2018—2022 年连续获得“当当影响力人文社科作家”奖项。其作品曾获得广东省中小学生“最喜爱阅读的十大图书”、全民阅读·全国书店之选活动“十佳人文社科作品”等奖项。 馒头说团队包括张玮及其复旦大学导师和部分同学,目前分别为高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及上海市重点学校的优秀骨干语文教师等。团队致力于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经典、人文社科知识,让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更健康和全面地发展。

内容简介

66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为何那么精彩? 上一篇我们说到,东汉末年,在军阀董卓把持了朝政以后,全国各地有很多诸侯将领起兵反对他。 这一时期,天下各地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诸侯和军阀,有的人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想要当皇帝,也有的人看起来忠心耿耿,嘴上一直说自己要扶持汉朝的江山,但其实也想控制天下的局势。每个诸侯的欲望都不相同,目的也不相同,这就形成了天下大乱的局面。乱世就像是一个大舞台,很多英雄好汉和能人异士都抓住了机会,在历史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能,所以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显得非常精彩。 在连年的战争之中,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个人慢慢消灭了其他诸侯,各自形成了强大的势力,他们的家族建立了魏、蜀、吴三个相互对抗的政权。《三字经》是这么说的: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意思是说,魏国、蜀国、吴国这三个国家都在争夺汉朝的天下,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但他们谁都没有笑到最后,而是由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统一了天下,晋朝又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 三国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么结束的呢? 曹操的崛起 一切还要从诸侯们出兵讨伐董卓说起。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小说,其中有不少演绎的情节,里面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但是也不少。只是全国各地的诸侯们联合起来的大军并不团结,只有孙坚和曹操真的愿意带兵跟董卓的部队进行正面交战,其他的诸侯基本上都在旁边看热闹,甚至还为了争夺地盘打来打去。 当时,这些诸侯的盟主是袁绍。袁绍这个人出身非常好,袁家在东汉后期一直都很有权势,所以他在诸侯中也最有名望,很多诸侯都愿意听他的指挥。袁绍花了几年的时间,统一了河北区域,在天下诸侯中的实力是数一数二的。 在袁绍统一河北的时候,曹操也没闲着,他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瞅准机会,带兵来到了当时皇帝汉献帝的身边。他以保护汉献帝的名义,把国家的都城从洛阳迁到了许都(今许昌),从此以后,曹操基本上把持了东汉的中央朝政。因为皇帝被曹操牢牢地控制在手里,所以曹操就能打着天子的旗号,来对全国的诸侯发号施令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当时在中国的北方,袁绍和曹操都变得越来越强大,他们两人其实从小是玩伴,算是发小,但谁都知道两人早晚要一决雌雄。公元200 年,曹操的军队和袁绍的军队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这个地方终于展开了大决战,这就是决定了历史走向的“官渡之战”。 在官渡之战中,虽然袁绍的军队比曹操的军队人数要多上好几倍,但曹操凭借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亲自带兵把袁绍军队的粮仓给烧了,袁绍的军队很快就乱成一团。这下,曹操以少胜多,击败了袁绍的大军。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可以说是曹操一生中的高光时刻。 官渡之战后没多久,袁绍就病死了。袁绍一死,曹操就抓紧机会,把袁绍的地盘给拿下了,很快就统一了整个北方,成了当时最有实力的诸侯。 在曹操眼里,既然已经拿下了北方,那么统一全国也就不是梦了。 三国的形成 公元208 年,曹操先是把自己任命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然后带着大军占领了荆州(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湖北和湖南两省,以及河南、广东、广西、贵州的部分地区)。在拿下荆州以后,曹操已经取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觉得统一天下已经近在眼前了,就趁着胜利,去攻打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区。 当时,刘备的军队也驻扎在荆州,一看曹操的大军来了,赶紧往东边跑,和东边的孙权联系上了。就这样,孙权和刘备就联起手来,一起对抗曹操。这一战,双方实力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曹操号称有八十万大军,刘备和孙权的联军加起来也只有几万。但孙刘联军其实也有一些优势。比如,孙刘联军能够依靠着长江来进行防守,而且他们还比曹操军队更熟悉怎么在长江的水面上打仗。而且这时候曹操的运气还不太好,他的军队里突然暴发了瘟疫,有很多士兵都病得打不了仗。 最后, 在孙权手下的将领周瑜和黄盖的指挥、配合下—而不是《三国演义》中写的全靠诸葛亮—曹操的水军大寨被一把火给烧光了,曹操只能狼狈地逃回北方。在这场战争中,孙刘联军的指挥官周瑜以少胜多,出尽了风头。可惜天妒英才,不到两年,周瑜就病死了。因为孙权和刘备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曹操再也没办法在短期内统一天下,天下慢慢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公元220 年,曹操去世了,他的儿子曹丕觉得时机成熟了,就逼迫汉献帝把皇位让给了自己,建立了曹魏政权,到这时,东汉算是正式灭亡了。 刘备一看曹丕称帝了,也决定不装了,第二年就在成都宣布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公元222 年,孙权也决定称帝,建立了东吴政权。 至此,中国的历史正式进入三国时期。 西晋的统一 在三国时期刚开始的时候,刘备和孙权之间的关系其实并不好。 孙权和刘备本来是盟友关系,但双方围绕荆州始终在明争暗斗。在这个过程中,孙吴政权通过一场战争夺取了荆州,并斩杀了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 刘备因此被深深激怒,发动了全蜀汉的大军去攻打孙权,是为“夷陵之战”。但在这场战争中,刘备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连他自己也因为这场失败而心情郁闷,最终病死。刘备在临死前,把蜀国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 这个时候,蜀汉已经是三个国家里最弱小的了,所以诸葛亮赶紧派人去找孙权谈判,说咱们蜀国和吴国还是放下恩怨,一起对抗北方的曹魏吧。之后,诸葛亮为了保护处在危险中的蜀汉政权,削弱曹魏的实力,先后五次带兵去攻打曹魏,但全部失败了,诸葛亮因为太过劳累,自己也病死在了 行军的路上。孙权领导的东吴政权和曹魏先后有过大大小小几十次战斗,也是输多赢少。 但是在这几十年里,魏国的内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当时,魏国有两个大臣一起治理国家,一个是大将军曹爽,一个是太尉司马懿,这两个人之间为了争夺权力,搞出了很多争斗。不过曹爽毕竟姓曹,是魏国皇室的亲信,所以司马懿一直是处在弱势地位的。但是,司马懿有一天趁着曹爽和皇 帝出门,直接带兵夺取了权力。而曹爽也是挺窝囊的,他一看出现了这种情况,就说:我还是退出这场权力的游戏吧,回老家当个富翁多好啊!结果没想到,曹爽刚一交出权力,就被司马懿给杀死了。从这时候开始,整个魏国的权力开始被司马懿的家族控制,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竟然大胆到纵 容手下杀死了魏国的皇帝。 在司马家族的控制下,魏国在公元263 年成功灭掉了蜀国。然后,在公元266 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逼迫魏国的皇帝把皇位让给了自己,建立了晋朝。在公元280 年,司马炎的大军灭掉了吴国,终于结束了分裂的三国时代,重新统一了天下。 可惜,司马家族统治的晋朝也是比较腐朽的,在天下统一之后,没过多久,晋朝内部就出现了大规模的政治斗争,晋朝的国力也越来越弱。趁着晋国的内乱,北方那些游牧民族都趁机南下,跑到晋朝的土地上来建立政权,最后,匈奴的军队把西晋给灭了。 这时候,有一些晋朝的王公贵族从北方跑到了南方,在建康城,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建立了东晋政权。 《三国演义》一开头有这样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这个时候,好不容易才被统一的天下,又重新陷入了混乱,北方先后出现了十几个有影响力的政权,南方和北方也重新进入相互对抗的局面。 “历史的温度”系列作者张玮(馒头大师)携馒头说团队推出的国学启蒙读物,用故事讲述《三字经》里蕴藏的知识和典故。 以著名民国学者章太炎增补版《三字经》为基础,全套书共101篇文章,完整讲述《三字经》中从为人到处世,从文学到常识,从天文到地理,从哲学到历史,从元典到名人的道理和典故。 配合以“馒头家族”为主角的百余张全彩插画,让孩子从背诵的苦恼中解脱出来,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真正兴趣,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 随书附赠《三字经》拼音填空海报,有趣更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