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实践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实践
作者: 编者:郑耿忠//袁德辉//冯健文|责编:贾斌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6.45
折扣购买: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实践
ISBN: 978730261939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三章劳动精神 学习目标 1. 理解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及 其时代价值; 2. 了解劳模工匠精神进校园的形式,培养崇尚劳 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理念; 3. 学习典型人物精神事迹; 4. 铭记并践行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第一节劳动精神的内涵与意义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 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1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4.劳动精神作为 劳动的精神产物,是指劳动者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在劳动 过程中秉持的劳动态度、劳动理念及其展现出的劳动精 神风貌。劳动精神是劳动实践中提炼而成的,是推动社 会变革、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劳动精 神是能够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充分释放劳动者的潜 能,促使劳动者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劳动是一切幸福 的源泉。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崇尚劳动、热 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习近平总书 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 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 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教育 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9.当代学生担当着民族复兴的 时代使命,要努力做劳动精神的培育者和弘扬者,用实际 行动展现出新时代的青春风貌。 一、 劳动精神的核心内涵 劳动精神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有人认为,劳动精 神就是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有人认为,劳动精神包 括劳动者伟大精神、劳动伟大精神两方面。有人认为, 近现代中国最具代表的劳动精神可分为四种,即“探索 ”“抗争”“建设”“发展”。还有人认为,人类的劳 动精神主要包括: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使人幸福的为民 精神,劳动最光荣、劳动要勤奋的敬业精神,劳动出智 慧、劳动靠智慧的科学精神,劳动靠大家、协作出成果 的合作精神。劳动精神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幸福而不懈 努力奋斗的精神,和谐相处、合作共事的精神,解放思 想、富于创新的精神,讲求效率、追求完美的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劳动精 神有其特定的时代语境和内涵表达。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 强调: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 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 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 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一论述,包含两个层面的内 容,即理念认知层面和行为实践层面。 在理念认知层面,体现为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 本书以培养大学生劳动素养为导向,分为理论和实践部分,包括劳动素养与价值观、劳动精神、劳动关系与法规、劳动安全、劳动教育管理与评价以及特色劳动教育清单与实践。特色在于重视劳动素养,强化劳动教育清单内容与实践,覆盖劳动教育评价与信息化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操作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