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评论(作家访谈2)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2)
作者: 编者: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译者:仲召明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9.90
折扣购买: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2)
ISBN: 978702013396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巴黎评论》:这个“实体”当中牵涉了哪些东 西呢?是不是在小说初创的概念中应当体现出剧情所 有重要的环节呢? 福斯特:当然不是所有环节.但作家总要去探寻 什么东西,某个主要对象。当我开始写《印度之行》 的时候,我就感觉马拉巴尔山洞将要发生一些重要的 事情,不过我却没想到这个山洞在小说中确立了中心 地位。 《巴黎评论》:在以上两个实例中,你都不知道 主人公将会遇到怎样的事情,在这两部小说里,你都 设置了对比,但为什么《印度之行》的结果和《白夜 》的情况会那么不同呢? 福斯特:《白夜》的气氛没有我在《印度之行》 中设计得那么凝重。让我先想想该怎么说……马拉巴 尔山洞是一个可以把线索和人物聚拢在一起的地方, 像一个“孔洞”[访谈者:我们注意到他所说的“洞 ”,都是字面意思,比方说,他在前面停下补充说, 这些小说主人公必须穿过它们]。山洞之类的东西是 能够把所有人和线索集中起来的,它们能像孵蛋一样 孕育出各种相应的事件。但是,我在《白夜》中的气 场,就相对比较单薄,至多也就有点背景和色彩之类 的。 《巴黎评论》:你谈到了你小说中的对比。那么 你认为你无论写什么样的小说都会注重对比吗? 福斯特:让我想想……《霍华兹庄园净里面有。 也许《最长的旅行》里有个更巧妙的. 《巴黎评论》:你的小说只是处理一些“两极对 立”,而且这两极对立的双方都是可取的,都是有用 的,因此如果你觉得这两极对立显得过分极端,不和 谐,无法调解,你就不写了。这么说你同意吗? 福斯特:在我的小说中,那些“对立”真实而有 趣。我从不想它们在小说中有何种用途,如果我想处 理的“对立”关系不可调和,我也不确信自己会不会 干脆什么也不写。至少,我想我不会这么做. 《巴黎评论》:当我们开始计划写小说的时候, 会不会在写作时受到未知因素的指引? 福斯特:当然会,那可非常奇妙,小说里的人物 逃脱了你的驾驭。每一个作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恐 怕我也遇到过。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