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舜水/大家精要
作者简介
李甦平,1946年生,河南济源人。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圣人与武士——中日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比较》《中国、日本、朝鲜实学比较》《东亚与和合——儒释道的一种诠释》《韩国儒学史》等十八部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士大夫唯知分门户,竞权威,鱼肉闾阎,毁败宪 章,神州沉陆而不悟。而犹有能为天地立极,为生民 立命,存道术于绝续之交,维人伦于毁败之余者,便 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朱舜水等。 顾炎武反对“空虚之学”,主张“明道救世”, 强调研究现实。作为一代新风的开创者之一,他在学 术上的价值突出地表现在大力提倡“经世致用”之学 。 黄宗羲作为一代启蒙学者,在《明夷待访录》中 勇敢地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明儒学案》中竭 力提倡治史要与“万民之忧乐”相联系,同他“为万 民,非为一姓”的政治思想相吻合,使他的史学观更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成为清代史学的奠基者。 王夫之精研经史,明辨博学,融百家之精华,成 一家之宏论,因之在中国哲学史上发挥了承前启后的 关键作用。 朱舜水与他们不同的是:他避居海外,传播实学 ,淑世淑人,流芳异域。日本德川时代初期,空言心 性之学风盛行,是朱舜水力挽狂澜,矫其空虚之风。 至天佑之后,日本儒学以经世治民为要,不务空谈虚 ,重礼尚实,蔚然成风,有益于日本国民,这都有赖 于朱舜水之力。朱舜水是日本儒学发生转机的关键人 物,他的日本门人弟子英才辈出。对日本思想文化史 有重大影响的日本朱子学、日本古学、日本水户学, 都是直接在朱舜水的精心培育下成长、成熟起来的。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评价朱舜水 说: 德川二百年,日本整个变成儒教的国民,最大的 动力实在舜水。 这是朱舜水之所以被称为“畸儒”之一畸。 二畸 就学术思想源头而言,明末学者或出于朱(熹), 或出于王(阳明),而张汉帜以抑宋帜者,唯有朱舜水 。这表明朱舜水在明末学者中实为独树一帜者。 朱舜水的学术思想渊源于西汉经学。他尊崇汉武 帝和董仲舒,说:“如果不是汉武帝,那么孔孟圣人 之学就早已灭绝了。圣人之学,绝不是宋儒所能开辟 的。”又盛赞董仲舒,说“称大儒者惟董仲舒一人” 。青年时代的朱舜水就广汲汉学经典——六经。朱舜 水之所以推崇西汉经学.是因为汉初的社会情况与朱 舜水所处的明末清初的社会境况十分相似。 西汉初年,自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经 学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正统,其盛衰、分合、争 辩,往往与当时社会政治相关联。董仲舒把阴阳五行 说和今文经《春秋公羊传》相牵合,用以筑固皇权, 成为汉初公羊学的大师。这是因为西汉初期,诸侯不 断叛乱,大臣贵戚违法逾制,强凌弱、众暴寡,贫富 严重分化,社会矛盾日渐剧烈。温情脉脉的血缘情谊 和道德教化与尔虞我诈的政治现实,发生了尖锐矛盾 。清静无为、放任不管,导致礼制废弛、等级混乱, 对统治秩序造成了严重危害。(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