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里(孙立坚谈中国金融改革)
作者简介
孙立坚,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致公*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曾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管理世界》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并因此荣获过全国安子介**贸易研究**论文二等奖和其他多个省部级奖项。出版的代表性著作有《开放经济中的外部冲击效应和汇率安排》、《金融经济学》等。 他曾多次出访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瑞典、丹麦、荷兰、芬兰、*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俄罗斯等**和地区的知名学府及研究机构,在各种**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过多次学术讲演。他还分别主持过***“十五”规划研究项目、***重点基地项目、全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上海哲学社科重大项目等。作为知名专家,他也经常就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的诸多问题接*海内外多家媒体的专题采访和专栏约稿。
内容简介
2011年来到了岁末关口,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越 来越浓厚,未来对中国经 济融人**化的战略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首先,欧债危机问题由于欧洲主要债权国的利益 分歧,正在从一个区域的 债务违约问题演变成**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危机的严 峻状况。一旦发生这样 的恶果,负面影响程度可能会超过2008年雷曼兄弟倒 闭时的恐慌状态。 这两天,不仅“欧猪五国”的**金融市场的融 资能力和自救可能性丧失殆 尽,而且严重牵连到德法英为代表的欧洲金融机构的 融资成本,甚至已经开始 影响到**金融市场*常业务循环所需要的流动性。 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等六 大银行对市场紧急注资的联合救市举措就充分证明了 问题的严重性,好在上周 末的欧盟会议中,出现了欧洲央行降息和德法有条件 的联合救助的“利好’’材 料,一定程度上会起到短时间抚平市场恐慌的效果。 但是,欧元机制内在严重 的缺陷、德法英主要欧盟**在2∞8年*到金融危机 重创后,尤其是到了大选 的前夕·变得*加斤斤计较,**利益至上了,所以 ,救助的方式、力度和时机都 很有可能不到位,从而导致市场投机力量越来越猖獗 ,市场“避险情绪”越来越 浓厚,*终引发**严重的**性流动性危机,反过 来会直接威胁到欧元机制 生存的问题。上个星期人民币汇率的大跌也充分释放 了大量海外资本“现金为 王”的投资战略开始*益显现的强烈信号!只不过它 提醒和检验了**人民币 地位的高低特征——事实上,危机后人民币一直处在 增值的通道上,这并不意 味着人民币的地位在*益提高,而是**流动性泛滥 所导致的对人民币投机需 求*益旺盛的结果。幸好目前人民币**化的进程仅 仅停留在离岸市场上,在 岸市场的资本账户自由兑换和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进 程还没有到由**游资 “说了算”的地步。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币汇 率的连续贬值只是释放了过 去投机需求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所带来的大幅升值的 压力,从而给未来抗衡人 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可能性留出了宝贵的空间。另一方 面,让我们庆幸的是,它 在暂时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同时,并没有像 当年东亚危机那样,冲击 到**的金融体系稳定和外汇储备大量流失的格局。 其次,美国在**付出了巨大的救市代价卮(即 赤字财政的发债规模已达 到了法律限制的红线,而货币政策下调利率的空间也 因为零利率而穷尽了),把 解决问题的方式依托在直接影响中国等债权国利益的 货币数量扩张的手段 上了。 *为严重的是,早在2001年就积累的美国**贫 富差距的深层次问题,今 天再次以“占领华尔街”的****方式*严重地凸 显了出来。当年,为了摆脱 IT泡沫过程中所形成的*益恶化的贫富差距问题,美 国**为了赢得大选,处 于当政的有利地位,采取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放低 贷款条件的融资方式,导 致了直到2∞8年才爆发了让房价泡沫破灭的“次贷危 机”。现在,再次凸显的 贫富差距问题不仅这几年没有缓解,反而*加严重。 美国有一部分右翼政客就 利用媒体宣传渠道笼络不知情的社会民心,把其责任 推向了与美国之间有巨大 的贸易顺差的中国头上,责怪中国的外汇储备回流美 国,催生了他们**房地 产的泡沫,让他们**无家可归,责怪中国用不公平 的人民币汇率水平进行“低 价倾销”从而导致了他们失去工作岗位,丧失收入与 福利保障。然而,他们却很 少谈到中国改革开放和参与**化分工(加工贸易的 特征)在人世后给欧美消 费者和跨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增长的好处。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