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面人(全译插图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名译典藏

笑面人(全译插图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名译典藏
作者: (法)维克多·雨果|译者:郑永慧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4.80
折扣购买: 笑面人(全译插图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名译典藏
ISBN: 9787570203192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的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浪漫主义运动的**。一生精力旺盛,才思过人,文学生涯长达60年之久,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领域都有重大建树,一生作品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代表作有:诗集《颂歌和杂诗》,剧本《欧那尼》,中篇小说《穷汉克洛德》,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郑永慧(1918—2012),原名郑永泰。译作有《笑面人》《舒昂*人》《驴皮记》《古物陈列室》《九三年》《娜娜》《蒙梭罗夫人》《梵蒂冈的地窖》等四十余部。

内容简介

**章“熊” **节 “熊”和“人”有亲密的友谊。“熊”是一个人。“人”是一只狼。他们俩很合得来。狼的名字是那人给取的,人的名字大概是人自己取的;他既然认为“熊”这个名字对他合适,他就认为“人”这个名字对那个畜生合适。这个人和这只狼合伙做生意,使定期市集、教区的节*集会、行人聚集的街道,都增添了热闹,而且能满足各处人们爱听卖艺人吹嘘和爱向卖艺人购买*药的需要。这只狼既驯服,又彬彬有礼地听话,很能得到观众的欢心。观看驯服的动物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我们*大的满足是观看各种驯服的动物列队走过。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围观王家仪仗队开过的原因。 “熊”和“人”从十字路口到十字路口,从阿伯里斯特威斯阿伯里斯特威斯(Aberystwith),英国威尔士的一个海港。的公共广场到叶德堡叶德堡(Yeddburg),苏格兰洛克斯堡郡的首府。的公共广场,从一个**到另一个**,从一个郡到另一个郡,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一处地方的生意做完了,他们就到另一处。“熊”住在一间有车轮的小屋子里,那只已经相当开化了的“人”,白天拉着小屋子走,晚上看守着它。在难走的道路上,在上坡的时候,路上车辙太多,泥泞太多,人就把绳子套在脖子上,同狼兄弟般地一齐拉车。他们就这样一起度过许多岁月。他们随意在各处歇宿;荒地上,林中空地上,十字路旁,村庄口,城门外,菜场里,广场上,花园边,教堂门口,都是他们歇宿的地方。每当他们的车子停在市集的空地上,老大娘们张着嘴奔过来,好奇的人们围成一圈的时候,“熊”就开始大发议论,“人”在旁边赞成他说的一切。“人”的嘴里衔着一只木碗,很有礼貌地向观众讨钱。他们就这样赚钱维持生活。那只狼是有知识的,那个人也一样。那只狼有讨人欢喜的一套,使观众看见了就肯赏钱,这一套是那个人教它的,或者是它自己学会的。它的朋友时常对它说:“你可千万别**成人啊!” 那只狼从来不咬人,那个人有时却要咬一口。至少,他是自居为会“咬”人的。“熊”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为着显示他的孤僻,他才做了卖艺人。同时也是为了要活下去,因为人不能抗拒胃的要求。此外,这个愤世嫉俗的卖艺人还会行医,也许他行医是为了给自己找麻烦,也许是为了使自己*增加一些本领。行医是小事,“熊”还是一个会口技的人。人们听见他说话,却看不见他的嘴巴动。他能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个陌生人的口音和声调;他学别人的嗓音简直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他单独一个人能够做出一大群人的嘈杂声;凭这一点他就有权利被称为口技家。他也确实以口技家自称。他能学各种鸟叫,画眉,鹪鹩,云雀(又名为百灵鸟),白胸的乌鹊,这些鸟都像他一样到处旅行,它们的鸣声他都学得来;因此,随他高兴,他能够叫你忽而听到公共场所嘈杂的人声,忽而听到*原上鸟兽的叫声;一会儿像人潮那么汹涌而骚动,一会儿像黎明那么清新而平静。——顺便说一句,这种本领虽然少见,但确实是有的。前一世纪有一个叫作屠赛尔的人,能做出人和牲畜混杂在一起的吵闹声,能模仿各种**的叫声,他是一个活的动物园,他就本着这种资格留在布封布封(Georges Louis Buffon,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和作家。身边。——“熊”是聪明伶俐的,稀奇古怪的,做出事来常常叫人难以置信,他喜欢那些怪诞的理论;我们往往把这些理论称为无稽之谈,而他倒装出相信这些理论的样子。这种厚颜无耻是他的狡猾的一种手法。他给陌生人看手相,随意翻阅一本书就作出判断,他预言别人的命运,教导别人说在路上遇见黑母马是不祥之兆,如果出门旅行的时候,听见一个不知你到什么地方去的人叫你一声,那就*是凶多吉少。他自称为“迷信贩子”。他说:“我同坎特伯雷坎特伯雷(Cantorbéry),英国东南部大城市,英国国教大教堂所在地。主教之间只有一点分别:我承认自己是迷信贩子。”坎特伯雷主教当然免不了要动气,有**就传他来见。可是富有机智的“熊”对主教讲了一篇他自己创作的关于圣诞节的教理,使主教大人平息了怒气。主教爱上了他的这篇讲道,竟熟记在心,在教堂里讲述一番,还以自己的名义发表。这样,他就宽恕了“熊”。 “熊”因为是医生,或者,尽管是医生,倒也能替人把病治好。他*擅长使用有香味的*本植物。他熟悉药*。他会利用许多被人忽视的植物的潜在能力,像榛、葇荑花、白杨、白蔓*、紫花*、野铁线莲、泻*等等。他用茅膏菜来医治肺结核;他使用大戟的叶子使用得很适当,这些叶子从上面采下来的就用作呕吐剂,从下面摘下来的就用作清泻剂;他用一种称为“犹太人耳”的寄生植物来治好喉痛病;他知道哪一种灯心*能治牛病,哪一种薄荷能治马病;他熟识曼陀罗*的优点和医疗的功能,这种*人人都知道是具有雌雄两性的。他有一些秘方。他用蝾螈的软毛来医治灼伤,据普林尼普林尼(C.P.S.Pline,23—79),罗马博物学家。说,尼禄尼禄(Néron,37—68),罗马暴君。曾经有过一条用蝾螈软毛制成的毛巾。“熊”有两个蒸馏瓶,一个是曲颈的,一个是长颈的;他一面炼丹,一面配制一些万应灵药出售。据传说他过去曾经在贝德兰姆贝德兰姆(Bedlam),伦敦**所疯人院。疯人院关过一个时期;人们给他一个光荣的称号,说他是个疯子,后来发觉他只不过是个诗人,又把他放了。这个传说大概不是事实;我们大家都有一些关于自己的传说,往往无法纠正,只得忍*。 实际上“熊”是一个自称为博学多才的人,他是一个有鉴赏能力的风雅人物,又是一个拉丁古典诗人。他精通医术和古典诗,他既研究医术又作诗。他所写的既雅致又难懂的诗简直可以和拉潘拉潘(R.Rapin,1621—1687),法国耶稣会神甫,**的拉丁文诗人。以及伟达伟达(M.-J.Vida,1480—1566),意大利主教,**的拉丁文诗人。的著作媲美。假使他写作耶稣会式的悲剧,一定也能像布乌尔神甫布乌尔(D.Bouhours,1628—1702),法国耶稣会神甫,作家。的剧本一样成功。他因为经常和古典诗的可敬的韵律和格调打交道,竟有了他自己一套独特的比喻方法:看见两个女孩子走在母亲前面,他说:“这是两短一长的诗格;”看见两个男孩子跟在父亲后面,他说:“这是一长两短的诗格;”看见一个小孩在祖父母之间走着,他说:“这个诗格是前后两个长音节夹一个短音节。”这么有学问的人是免不了要挨饿的。按照萨莱诺学派萨莱诺学派(école de Salerne),中世纪时流行的医学卫生学派。的说法,饮食应该“次数多,分量少”。“熊”吃得很少,而且不是经常有得吃,因此他对这句格言只遵守后半句,没有遵守前半句;可是这只能怪观众:来看的人不多,买药的人*少。“熊”时常说:“能够吐出一句箴言是一种安慰。吼叫是狼的安慰,羊毛是羊的安慰,白颊鸟是森林的安慰,爱情是女人的安慰,箴言是哲学家的安慰。”“熊”在必要时也创作一些喜剧,他自己一个人勉强演出;这样能够帮助他多出售一些药。除了别的著作,他还写了一首田园诗来歌颂英勇的休?米德尔顿骑士,这位骑士在一六○八年曾经给伦敦带来一条河。这条河在离伦敦六十英里的哈特佛德郡静静地流着;米德尔顿骑士来了,擒住了它;他带来一队六百人的勇士,拿着铲子和鹤嘴锄,开始动土,在这里挖下去,在那里堆起来,有时堆起二十尺高,有时挖下三十尺深,在空中制作了木的水道,这里那里用石头、砖头、厚木板筑成八百座桥,终于在**早上,使这条河流入了缺水的伦敦城。“熊”把这些平凡的事实改编为一首美丽的牧歌,描写泰晤士河和小蛇河之间的爱情;泰晤士河邀请小蛇河到自己家里,把自己的*让给它,对它说:“我太老了,女人们不爱我了,可是我有足够的财富,还能够买到女人。”就这样,“熊”用巧妙而优雅的说法表明这次河道工程的全部费用是由休?米德尔顿爵士拿出来的。 “熊”在独白方面很出色。他性情孤僻却爱说话,不愿意看见任何人却需要同人谈话,因此他就用自言自语来解决这个矛盾。有谁如果独居过,就知道自言自语是多么符合天性的需要。在心里说话使人不舒服。向空间发表演说才是一种发泄。单独一个人高声说话,能使人感到好像同心中的神对话。大家都知道苏格拉底是有这种习惯的。他对自己发表冗长的演说。路德也有这种习惯。“熊”的习惯跟这些伟人一样。他有自己演说自己当听众的双重耐性。他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他一时赞扬自己,一时又痛骂自己。人们在街上听见他在小屋子里自言自语。过路人对聪明人是有他们自己的看法的,他们说:“这人是个呆子。”我们刚才说过“熊”有时痛骂自己,可是有时他也对自己作出公正的评价。有**,人们听到他在自言自语时大声说:“我研究过植物的一切玄妙:茎、蓓蕾、萼片、花瓣、雄蕊、雌蕊、花籽、子囊、芽孢囊、子器等,我都研究过。我深入研究过植物的色、香、味的形成。”毫无疑问,在“熊”发给“熊”自己的这张证明书上,确有夸大的地方,不过有谁深入研究过植物的色、香、味的,请去批评他吧。 幸喜“熊”从来没有到过荷兰。假使他到了那里,人们一定会称称他的体重,看他的体重是否正常,超过或者不到正常体重的男人就是巫师。在荷兰,法律很明智地规定这个体重。这是*简单*聪明的办法。这是一种检验方法。人们把你放在秤盘上,你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就明显地证明你是巫师,你过重了就要被绞死,过轻了就要被烧死。直到**,我们在奥德瓦特奥德瓦特(Oudewater),荷兰的一个城市。城还可以看到这种称巫师的大秤,可是现在只用来称乳酪;**已经衰落到这种地步了!“熊”很可能逃避不了被称一称。幸喜在他的旅行中,他避开荷兰,他这样做得对。不过,我们相信他从来没有离开过大不列颠的国境。 不管怎样,“熊”既然又穷又粗鲁,他在树林里结识了“人”之后,就爱上了流浪生涯。他和狼合伙走江湖,在大自然里过着极不安定的生活。他聪敏能干,医道很高明,无论内科或外科,他都能治疗,他还会来一套惊人的杂技;人们认为他是个头等的卖艺人,又是个良医;不难理解,人们也把他看作是巫师;不过人们只能说他稍微懂一点巫术,不能说他懂得太多,因为在那个时代把一个人看作是魔鬼的朋友对他是**不利的。老实说,“熊”热爱医药和植物,经常到生长着魔鬼吃的生菜的密林里采药*,是有遇见魔鬼的危险的。据参议员德?朗克罗证明,在这种密林里,到了傍晚时分,烟雾弥漫之际,很可能遇见一个从地底下钻出来的汉子,这个汉子“瞎了右眼,不穿外套,腰里拴着宝剑,赤着双脚”。不过“熊”的脾气和行为虽然都够古怪,但是他是一个十分上流的人,不成体统的事他是**不会做的,例如使天上落下冰雹,或者制止冰雹落下来;使没有身体的人面出现;使人不停地跳舞,跳到累死;使人做古怪或悲哀而可怕的梦;使雄*长出四只翅膀,等等,他是不做这类坏事的。他也不肯做某些极其恶劣的事,如没有学过德文、希伯来文或希腊文就说德国话、希伯来话或希腊话等。这样做的人,或者是极其卑鄙可恶的家伙,或者是因性情忧郁而精神失常的人。假使“熊”说拉丁文,那是因为他懂得拉丁文的缘故。他没有学过叙利亚文,他就不敢说叙利亚话;再说,叙利亚话被认为是巫师同魔鬼聚会时使用的语言。在医学上,他正确地认为伽利安比卡尔当高明,因为卡尔当虽然是个有学问的人,但是同伽利安相比就显得一文不值了。伽利安(C.Galien,131—201),希腊名医,精于解剖,他的医理重视推理论断,忽视观察实验。卡尔当(J.Cardan,1501—1576),意大利数学家、哲学家及医生,他的医理建立在占星学上。 总的说来,“熊”并不是一个经常害怕警察干涉的人。他的小屋子相当长也相当宽阔,足够让他睡在一只木箱上,木箱里放着他的不十分漂亮的破衣裳。他有一盏灯,几套假发和挂在钉子上的几件道具,其中有些是乐器。此外,他还有一块熊皮,在演出大型戏的时候他就把熊皮披上;他说这是化装演出。他常常说:“我有两种皮,这个才是我的**。”他指着熊皮这样说。这间有车轮的木屋子是他的也是狼的。除了木屋,曲颈瓶和狼,他还有一支笛和一只维哦琴维哦琴(Viole de Gambe),古代一种乐器名,为大提琴的前身。,他演奏这两种乐器的本领很不错。他自己制药配方。这许多本领使他有时还吃得上一顿饭。他的木屋子顶上有一个洞,一只铁火炉的烟囱从洞口伸出去,火炉靠近木箱,靠得太近了,一边木板已被烤焦。这只炉子分成两部分;“熊”用一部分来炼丹熬药,用另一部分来煮马铃薯。晚上,狼也睡在木屋子里,但是被铁链很友善地拴起来。“人”的毛是黑色的,“熊”的头发是灰白的。“熊”的年纪如果不能说他已经有六十岁,至少已有五十岁。他对命运的忍*到了这样的地步,竟像我们刚才所说的,把马铃薯当饭吃,而在那时候马铃薯是用来喂猪和给囚犯食用的不洁之物。他吃马铃薯的时候虽然愤慨,却也忍*了。他的身材并不魁梧,却很高大。他有点驼背,看上去很忧郁。年纪大的人弯着腰,那是因为背上有生命的重压。他的忧郁是天生的。他难得微笑一下,流泪对他又是从来不易办到的事。他缺少哭的安慰和快乐的鼓励。一个老年人是一座能够思想的废墟。“熊”就是这种废墟。有江湖医生的口才,像个先知者那么消瘦,脾气像**那么容**发,这就是“熊”。他年轻时,曾经在一位爵士的家里研究过哲学。 这一切是在一百八十年前发生的事,那时候的人们比现在的人们稍微野蛮一些。 不过也野蛮不了多少。 《笑面人》是雨果的代表作之一,著于1866至1868年间,1869年初版。这部小说与《克伦威尔》《莎士比亚论》同称为雨果的“英国三部曲”。小说以英国17世纪不**的资产阶级革命后黑暗的社会现实为背景,是一部历史题材的传奇性小说。 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艺术风格颇似《巴黎圣母院》,高举“丑就是美”的大旗,挖掘丑陋中的美学价值,也把人们的目光引向社会的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