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作者: (法)古斯塔夫·勒庞
出版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7.30
折扣购买: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ISBN: 9787516419274

作者简介

古斯塔夫·勒庞(Gustive Le Bon,1841~1931),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以研究群体心理特征而著称。1866年,他在巴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84年开始研究群众心理学。他的研究涉及三个领域:人类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心理学。晚年,他的兴趣转向社会心理学。他认为,民族精神或种族灵魂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勒虎最著名的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The Crowd: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出版于1895年,已被翻译为近20种语言。19世纪20年代,他的思想达到了顶峰、他的预知令人震惊,他在作品中预见了20世纪所有的心理学和政治发展。此外,他还写有《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一系列具有广泛世界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力作。

内容简介

在一般意义上,“群体”一词意味着一群聚集在一起 的人,不论他们的国籍、专业或性别是什么,也不论他们 的动机是什么。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群体”这一表达则具有迥然不 同的含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群体才会呈现出与构成群 体的个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群体中所有人的情感和想法 都会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他们的自觉人格也消失了,形 成了集体思想,这种思想可能是短暂的,但却呈现出非常 明确的特征。因此,在没有更好的表达的情况下,我便将 其称为有组织的群体,或者,如果这个词被认为是可取的 ,也可以叫作心理群体。它形成了单一的存在,并受“群 体精神统一律”的约束。 显而易见的是,并非一些人偶然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 有组织群体的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即使上千人聚 集在公共场所,若没有统一的目标,也构不成群体。为了 获得这种群体的特性,某些诱因的影响是必要的,我们必 须确定它们的性质。 自觉的个性消失以及在一个明确的方向上转变感情和 思想,这是群体变得组织化的主要特征,这与是否很多人 在同一个地方无关。有时,在某些强烈情绪的影响下,例 如,当国家发生重大事件,成千上万的个体虽居于不同地 区,也会表现出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 然因素就足以将群体聚集在一起,并立刻获得群体的特征 。在某些时刻,六七个人就能构成心理群体,而数百位个 体偶然聚集在一起也不会形成心理群体。另一方面,在某 些影响的作用下,整个民族虽然可能没有聚集在一起,却 依旧能形成一个群体。 心理群体形成后,它便会获得一些临时的但又明确的 特征。除了这些一般特征,还会存在一些附带特征,这些 特征会因构成群体的成员不同而有所变化,也会改变群体 的精神结构。那么,心理群体很容易被分类;当我们研究 不同类别的群体时,我们会看到,异质的群体——即由不 同元素组成的群体——呈现出与同质群体相同的某些特征 ,也就是说,群体由或多或少类似的元素组成(教派、种姓 和阶级)。两者自身不同的特点可以将其区分开来。 但在研究不同类型的群体之前,我们首先要研究它们 共同的特征。我们将会像博物家一样,首先研究同质体和 异质体共同的一般特征,然后再研究它们各自的特定特征 。 要精确地描述群体的思想并不容易,因为它的组织不 仅根据种族和构成而变化,而且还根据支配群体的刺激因 素及其强度而变化。不过,个体心理学研究也会遇到同样 的问题。个体性格永远不变的情况只有在小说中才会出现 。只有环境的单一性才能产生明显的性格单一性。我在其 他地方已经说过,所有心理结构都包含各种性格的可能性 ,环境一旦变化,可能会让这些性格的变化表现出来。这 就解释了为什么法国国民工会议员中最野蛮的成员,在一 般情况下,也是一位和平善良的无害公民。风暴过去了, 他们恢复了正常的安静守法公民的性格。拿破仑也因此在 这帮人中找到了他最温顺的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