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119.90
折扣价: 76.80
折扣购买: 时间治愈自渡的人:抱抱迷失在童年的自己
ISBN: 9787300329727
罗伯特·杰克曼
?美国咨询师认证管理委员会(National Board of Certified Counselors)所认证的心理治疗师,从业20多年来,帮助许多人走上治愈之路;
?在美国路易斯大学教授硕士课程;
?在播客、小组讨论会和电视采访中多次担任演讲嘉宾,主题包括依赖共生、边界设定、夫妻沟通、内在小孩、正念用等;
在实践中运用能量心理学,并视自己为正在恢复中的依赖共生者,能关怀、悦纳自己的内在小孩,不断致力于边界设定、辨别能力和与真实自我建立联系,并将这些经验分享给来访者。
无论是心理学爱好者,还是走在自我成长路上的人,抑或是做心理助人工作的人,应该都很熟悉“内在小孩”这个词,而内在小孩的形成又与原生家庭脱不了关系。 卡尔?荣格(Carl Jung)曾说:“每个成年人心中都潜藏着一个孩子—— 一个永恒的孩子,永远在成长,从未完成,需要我们持续地关怀、关注和教育。这是人类人格中想要发展并变得完整的那一部分。” 埃里克?伯尔尼(Eric Berne)还提出了“儿童自我状态”的概念,这一概念最终被称为“内在小孩”。他的理论描述了自我状态(或内在小孩)是我们内在阻塞情感能量的部分。为了愈合,我们需要与内在小孩重新建立联结,让他发声,这样他就可以释放痛苦了。 在《时间治愈自渡的人》这套自助式的自我治愈的书中,作者罗伯特?杰克曼引述了鲁米(Rumi)的一句话:“在对错之外,还有一个所在,我将在那里遇到你。”这句话简明扼要地点明了这本书的内容取向——没有批判父母亲的对错,没有批评来访者的对错,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治愈上。正如作者所说:“在我的临床工作中,我关注的是一个人的功能、力量和应对能力,而不是仅仅关注他们的困难或问题所在。” 在你的内心深处,有一个迷失的、受伤的内在小孩,他蕴藏着智慧,渴望得到认可和治愈。而且,他还很容易迷路。 这套书——《时间治愈自渡的人》和配套练习册,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地图。地图上标有入口,告诉我们治愈的起点在那儿;还标有途径的路径,为我们的前进指引方向;也标有出口,能让我们最终拨云见日、柳暗花明。此外,这幅地图上还清晰地标记了旅途中重要的补给站,如果你感到累了、倦了、怕了,就可以去那里休息,重获能量后再次出发。 我忍不住想先和你“剧透”一些内容。 旅程的入口 自动化的反应 在我们成年后,之前那些习以为常的、已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反应,如果没有被提点、被告知,就会与我们相伴一生。这套书清楚地描述了迷失的内在小孩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表现,并能帮助我们分辨我们的哪些行为受到了迷失的内在小孩的影响(比如,冲动性反应方式就是迷失的内在小孩在影响成年人的行为)。 在入口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分辨出有损健康、无益成长的表象行为内部的内在小孩。就像即将踏上旅程的旅人,在出发之前需要检查自己的鞋子是否有破损,鞋底有没有小石子。 旅程的路径 练习的方法 这套书不仅为我们呈现了童年的创伤、帮助我们了解受伤的内在小孩,还在配套练习册中提供了不少练习。相信你只要认真完成这些练习,就能让你迷失的内在小孩和你的成人自我相整合。 值得一提的是,配套练习册练习不仅有对《时间治愈自渡的人》要点和练习的提炼,还有更深入的升级练习。我们可以把这视为作者的一个个突破,我们也可以从中收获一次次成长。 真实案例 书中为我们呈现了不少的案例,还有作者自己的经历。这些案例就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了我们自己的迷失的内在小孩,让我们感同身受,并从这些案例中获得启发。 旅程的出口 最终目的 治愈之旅的最终目的是,经过发现和练习,我们可以与内在小孩建立更深的联结,让内在小孩与负责任的成人自我相整合。完成了这个过程,我们便抵达了出口。 运用工具 我们在儿童时期所使用的应对工具,到了成年后就不再适用了。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设置负责任的健康边界,使用功能性反应方式,拥抱真实生活,使用新的功能性方式。 沿途补给站 温柔对待自己 治愈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在这套书中一直提醒我们,要温柔地对待自己。 尊重过去 正如作者在配套练习册中引述的唐?伯特牧师(Don Burt)所说的“善待你过去的阴影”那样,我们要尊重小时候的经历。作者还说:“你要知道,你在人生道路上行至今日,已经展现出力量、复原力和毅力,这也是在提醒你,你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强大。” 最后,希望你能手持这幅地图,拨开童年迷雾,让你的内在小孩与成人自我相整合,走向人生的康庄大道! 1. 亚马逊五星好书。 2. 萨提亚家庭治疗资深讲师邱丽娃,心理咨询师孵化平台、心理学普及平台糖心理作序推荐。 3. 婚恋心理咨询师、私人心理顾问、《婚姻不将就》一书作者周小鹏推荐。 4. 这套书共两本,一本理论一本配套练习册,治愈力翻倍。理论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练习册不仅有与书对应的配套练习,还有提升和拓展练习,搭配使用能让读者获得更好的治愈。 5. 本书作者罗伯特?杰克曼将20多年的从业经验写入书中,这些智慧曾帮助许多人走上治愈之路。 6. 本书与很多讲述内在小孩、原生家庭的书不同的一点是,其内容取向并没有批判原生家庭的对错,也没有批评来访者的对错,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治愈上。 7. 本书不仅适合那些正在经历心理创伤、情感困扰的人自我治愈,对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人员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它提醒后者要始终保持对个案的共情和关怀,要用心倾听他们的故事、理解他们的痛苦。 8. 书中有不少治愈性的金句,都用黑体或专栏的形式标记出来,提升读者阅读的共鸣。 9. 赠送三节大师课,分别是:《为中国家庭疗伤》(主讲人:萨尔瓦多?米纽庆、李维榕)、《面对苦难:慈悲与转化》(主讲人:申荷永)、《和中国读者对谈爱、丧失和终极意义》(主讲人:欧文?亚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