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社科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0.80
折扣购买: 张自忠传论(精)
ISBN: 9787520335898
绪论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华民族从沉重灾难中走向复 兴的转折时期,造成民族沉重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长达十四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经过艰苦 卓绝的斗争,最终赢得了最后胜利,奠定了民族复 兴的基础。在战争进程中,无数先烈以身殉国,其 中有些英雄在当时的复杂环境中受到误解,以致生 前死后数十年受到非议和批评,盖棺难定论,其中 一个典型就是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他虽然是公认 的中国抗日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战死疆场的最 高军事将领,当时举国哀悼、备极哀荣。但在其生 前死后的数十年间,有人对其在“七七事变”前后 秉承政府意旨,在华北地区与日本对峙时期的行为 进行非议,以至于张自忠生前难忍,死后难安。近 几年随着档案资料的公布,许多历史事实得以还原 ,张自忠蒙冤受屈的历史可以澄清,真正实现其忠 奸终有辨、人间正道存的愿景。 2007年,我应邀赴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 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在查阅傅斯年档案资料 时,发现张自忠的弟弟张自明在张自忠将军殉国后 致傅斯年的三封信。张自明在致傅斯年的信中表示 ,将张自忠的有关资料送交给傅斯年,请其为张自 忠写一个传记以表彰张将军的忠烈。傅斯年答应了 此事,但由于时局动乱,傅斯年事务缠身,传记没 有写出。傅斯年于1949年1月赴台就任台湾大学校长 时,将有关张自忠将军的资料带到了台湾保存。经 过交涉,史语所负责人同意把张自忠有关资料复印 惠赠,档案多是张自忠将军书信手稿和殉国后有关 人士的回忆、悼念文章,约50万字,手抄本400余页 ,资料上有傅斯年整理改动的痕迹。北京大学教授 邓广铭回忆傅斯年的文章曾谈及此事,其中说:“ 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张自忠将军的胞弟,经人 介绍拜访了傅先生,要求傅先生能为张自忠将军写 一篇传记,以表彰他的忠勇节烈,此事当亦傅先生 之极所愿为,故亦应承下来。在看过我的《陈亮传 》印本之后,他又联想到此事,便提到要我帮他一 起撰写,我当然也很愿意参与此事,所以毫不迟疑 地答应下来。傅先生随即向我说道,比较难于处理 的是张自忠由天津到北平,宋哲元让位给他,和他 几乎陷入日寇的虎口,以后如何机智地从北平逃出 诸事。傅先生说,是否可以参考关公为曹操所擒, 困居曹营且为之立功诸事,但也觉得并不切合。在 此次的谈话中,终未想出适当的处理方法,我就告 辞了,且后来也仍然没有商谈何时动笔写作的事。 ”近几年,笔者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了一些有关张 自忠的资料,今就其中两个问题进行说明,其一, 二十九军在华北与日本侵略者斗争的策略问题。传 统说法认为:二十九军在华北一方面与日本斗争, 一方面受国民党政府排斥和牵制,需两方面交战。 目前有资料证明,二十九军在华北与日军斗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