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吗?
作者简介
【英】唐娜·玛利亚·波特利(Donna Maria Bottomley) 英国心理治疗师,特长为创伤知情实践。她在临床实践中熟练运用多种疗法,有着近二十年的CBT从业经验,同时也是EMDR治疗师和BSP治疗师。曾在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学校和法医心理健康环境部门工作,目前经营自己的私人心理诊所。
内容简介
我们脑袋里在想什么与我们身体里发生了什么有直接的联系。并非只有在应对重大的创伤事件时我们才会感觉身体收缩、肌肉紧张或无精打采,仅仅设想一个自己滑一跤或被绊倒的情形,都足以让我们皱眉、紧张或低下头。我们的神经系统会敏锐地捕捉到相关信息,接着我们的大脑对身体内部发生的这些变化会进行分析诠释。随后,我们就会产生和这种紧张感一致的想法。 相反地,当我们想起一个能让我们感到放松并满足的地方时,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不需要大场面,可以是某件能让我们面带微笑、心生自豪的小事。这个微笑会通过面部肌肉使我们的脸发生物理转变,而我们可能也会调整自己的姿势,体会到胸中的那股自豪感。所有这些物理变化通过迷走神经传送到大脑,然后大脑会对“发生了什么”做出自己的预测。 如果我们能对自己的体验保持好奇心,而不是过分警惕,我们就能做出改变,以新的方式存在,为自己谱写新的故事。这正是心理治疗的目的。 我们每个人都会偶尔拖延,尤其是当我们遇到不确定因素的时候。不过,我们经常会在拖延时意识不到自己的这种行为。就拿我自己来举例好了,当我身体出了明显的问题时,我会和我的家庭医生约时间做检查。但是,如果我的车出了问题,我很少会立刻打电话给汽车修理厂,预约修车时间。我不想没车开,但和修车师傅在一起时,我会感到自己犹豫不决和充满尴尬,好像自己能力有限,会被对方评价为是愚蠢可笑的人一样。因此,我就把修车的时间不断往后拖。这种拖拉的行为就是“拖延”。每当我们对某件事感到不确定或不安时,我们通常都会有意无意地让自己分散注意力。接着,我们会陷入逃避的怪圈,拖延的需求在那里进一步得到强化。 据某些调查研究显示,当我们在拖延时,大脑里的多巴胺(带给人快感的具有奖励性质的化学物)含量飙升。这就意味着尝试停止拖延就像尝试停止一个坏习惯一样,难度系数非常高。 如果某一个特定的事件或情形使你感到难受,这可能是因为你对这个事件或情况的意义有一种特别的信念。 对情绪保持警惕是很常见的现象,因为我们担心自己被情绪所淹没,而这会影响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总是避开让自己难受的状况。久而久之,这会变成一种习得的厌恶。我们越是强化这种厌恶感,就越发坚定自己的信念,要尽量避开给自己带来这种感觉的东西。 当我们为自己的感受贴标签时,我们在做这样几件事:(1)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某样东西上,并把它带入我们的意识知觉;(2)我们注意到自己身体上的反应,并结合我们身处的环境来评估这种反应;(3)我们做了暂停处理,希望接纳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当它不存在或对它进行评判;(4)我们给自己的感受贴上一个概念化的标签,而该标签根据它的具体名称可能会改变我们大脑今后做出回应的方式。 对危险情况进行迅速评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关键。如果我们不具备这种能力,我们可能会做出许多给我们带来严重伤害的事,比如径直走到高速驾驶的汽车前,或者无视路况疯狂飙车。我们需要有针对潜在危险的快速预警机制,而这种快速仅靠我们的意识思维肯定是远远无法企及的。神经科学研究员相信我们的大脑里有一个生存回路,它协调大脑从我们所处的环境里感觉到或识别出的所有信息。这个回路帮助我们迅速高效地评估并应对威胁。 如果我们抗拒的某个想法或某种身体感觉开始出现,我们往往会对自己喊“停”。如此一来,大脑里会建立起一个环路,让我们更有可能注意到自己不想体验的事物。于是,我们会感到更加痛苦,整个过程周而复始。 我们有能力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一点很耐人寻味。一方面,在表达某种明显对我们无益或不安全的情绪的时候,压抑可以帮助我们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从而让事情进展顺利。但另一方面,这种逃避行为也会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它会导致我们产生对自身的疏离感,无法辨别及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想说的重点是,我们日常的情绪健康受那些没有完全处理或彻底融入我们记忆网络的事情的影响。同时,这些事不一定非得是巨大的创伤。它们可能只是某个人对你说话的方式, 或者随意的一句评论,又或者是你一直在拖延、没怎么上心的某件事。 某种特定感受不一定是重大创伤所致,也并不意味着你 “发疯了”。事实上,如果把各种感觉、想法、感受和行为放到大脑和身体合作应对各种情形的背景下理解,你会发现它们往往都说得通。它会导致我们产生对自身的疏离感,无法辨别及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想说的重点是,我们日常的情绪健康受那些没有完全处理或彻底融入我们记忆网络的事情的影响。同时,这些事不一定非得是巨大的创伤。它们可能只是某个人对你说话的方式, 或者随意的一句评论,又或者是你一直在拖延、没怎么上心的某件事。 某种特定感受不一定是重大创伤所致,也并不意味着你 “发疯了”。事实上,如果把各种感觉、想法、感受和行为放到大脑和身体合作应对各种情形的背景下理解,你会发现它们往往都说得通。 1.以专业知识讲述情绪的科学,以宝贵经验引导情绪的掌控。 作者综合运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向我们讲述了情绪的科学,深度剖析了情绪是什么、为何产生、如何应对,给读者以观念上的启发;作者分享了她从近二十年的临床治疗中总结出来的方法,给读者以实践上的指导。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证了心理治疗对解决问题的作用,对读者来说非常有说服力,也非常有帮助。 2.更新观念,重新看待心理治疗和情绪健康。 作者以资深治疗师的身份修正了我们对心理治疗的观念,她告诉我们有情绪问题的人寻找心理治疗师的帮助是一件非常且有益的事情,就跟头发长了需要找理发师,车子坏了需要找修理师一样,都是在某一问题上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而已。并且我们应该追求的是“情绪健康”,而非“心理健康”,前者能更精准地体现出大脑和身体之间的双向关系,以及情绪健康对我们自身的整个系统的重要性。 3.透视心理治疗的全部流程,揭开心理治疗的“神秘面纱”。 作者以极富同情心的视角,站在来访者角度,全面介绍了心理治疗的过程,包括应何时开始做治疗、选择什么种类的疗法、治疗过程中遇到问题怎么办等,使得读者对心理治疗有了最大程度的了解,消除了恐惧,可以轻松高效地开启自身的治疗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