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7.40
折扣购买: 有梦不觉人生寒:杨绛传——她世纪美丽人生书系
ISBN: 9787201137308
南小乐,原名邢桂平,优秀出版策划人、“80后”最具潜力的畅销书作家之一、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励志、女性励志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研究。 代表作品:《30几岁,女人一生最重要的坎》《遇见快乐的自己》《常发现幸福之处》等。
第一章 书香世家,严父慈母 书香岁月,似水流年。 卷着淡淡的馨香,游走在嘈杂的人世。书,是滚滚红尘里最动人的一抹馨香,它明丽而清新、美好而纯净,让人忍不住为之动容。遨游在书的世界,所有的繁杂便被简约取代;成长在一个书香缭绕的幸福之家,所有的烦恼也都有了归属。从婴儿到少女,从豆蔻到白发,杨绛终其一生,都深受开明、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的影响。 “我自己就是受父母影响,从淘气转向好学的。”对于父亲杨荫杭,杨绛有着发自内心深处的敬重与崇拜。 “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申报》评论一篇接一篇,豪气冲天、掷地有声。我既佩服又好奇,请教秘诀,爸爸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在父亲的影响下,杨绛爱上了读书。父亲的刚正不阿,也让杨绛深受影响。 杨绛的母亲唐须嫈操持一家大小衣食住用,但她也是知书达理的奇女子,不仅做得了家务,也念得了书本。闲来无事的时候,还会翻阅古典文学、现代小说,自己一个人读得津津有味,并时常提出新见解,堪称新时代女性的代表。 父母的无话不谈、伉俪情深,对杨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终其一生,她都在书香世家特有的开明、民主、教养中成长,她的刚烈与果断来自父亲,她的温婉与淡然来自母亲,她的独立与信仰来自家庭。她深受严父慈母爱的感染和熏陶,因此才能在风雨飘摇中随遇而安。 望俨然,即之也温 1878年,美国小说家厄普顿·辛克莱、病理学家乔治·惠普尔以及舞蹈家邓肯等人相继诞生,祖鲁在伊山得瓦纳战役中击败英国军队,中国则接连发生了一系列诸如开平矿务局成立、国内第一套邮票发行、《中美续增条约》签订等大事件。当时的中国已是清政府统治的末期—光绪四年,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早已暴露无遗。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就已经逐渐走向了衰落,而民众的生活也由此变得水深火热。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一户普通人家中,隐约传来了几声新生儿的啼哭。这户人家的主人曾经在浙江做过很小的官,虽承蒙上一代人的恩泽,现下有房屋可以居住,但却因为没有田产,只能勉强糊口度日,可谓是真正的“寒素人家”。 新生儿在家中排行老三,父亲为其取名“荫杭”,字补塘。杨荫杭家中兄弟姐妹共6人,其中,大姐、大哥以及最小的弟弟都先后不幸早逝,余下的两个妹妹也都在出嫁后各自同夫家断了联系。 小时候的杨荫杭备受父亲和祖父的宠爱,但同时也接受了来自于他们的严厉教导。对他而言,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祖父一边给他剥瓜子吃,一边逐字逐句地教他背诵“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等名家诗词。 1895年,凭借着优异的考试成绩,17岁的杨荫杭成功入读天津中西学堂。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官办大学,天津中西学堂在随后的发展中曾经几易其名,最终发展为今天的天津大学。对于当时的杨荫杭而言,他选择这所由盛宣怀刚刚创立的崭新学堂的原因主要在于:免学费、教学模式以及配套设施等均采用美国模式。 但开学不久,由于学生们对由外国人把控的伙食心生不满,在学堂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潮运动。并未参与其中的杨荫杭,看到之前勇敢激昂的同学们在学校的“镇压”和追责过程中一个个做起了缩头乌龟,生怕被学校当作典型“杀鸡儆猴看”。这时,杨荫杭主动站出来担起了这份“罪名”,遂被开除学籍。 接下来,他重新考入了同样由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并于1898年被学校保送至日本早稻田大学进行深造,直至1902年由于母校急需翻译人才而肄业回国。这期间,中国国内则先后爆发了“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虽然远在日本,但杨荫杭也没有只顾埋头书海,不理世事。他参加日本留学生们发起的“励志会”,与雷奋、杨廷栋等人创办《译书汇编》以及利用暑假回国探亲的机会宣传并鼓励无锡的进步青年加入“励志会”,进行反清革命。 留日归来后,杨荫杭在母校南洋公学译书院任职,主要编译了《名学教科书》一书。1903年,由于经费方面严重不足,译书院停办,杨荫杭也由此离开上海重回无锡,协同留日学生蔡文森、顾树屏等人创办了提倡研究理化并学习英语的“理化研究会”,聘请一名日本教师为学员们教授自然科学,带领并影响了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其中就包括杨荫杭的妹妹杨荫榆。 不久之后,杨荫杭再次回到上海,成为《时事报》的一名编辑。同时,也在《大陆月刊》《苏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宣扬自己的革命思想以及在澄衷学堂、务本女校等校教课。 澄衷学堂是由宁波籍企业家叶澄衷于1900年创办的,著名文学家胡适曾经就读于这所学校,杨荫杭正是教授他的先生之一。关于这一点,杨绛在文中回忆道:抗战胜利后,我在上海,陈衡哲先生请我喝茶,曾见过胡适,他用半上海话对我说:“我认识你的姑母,认识你的叔叔,你老娘家(苏沪土语‘尊大人’的意思)是我的先生。”据说他那时在中国公学读书。钱锺书对我说,胡适决不肯乱认老师,他也不会记错 一:杨绛,著名作家、翻译家、钱钟书的夫人,跨越了105年漫长岁月的一位才女。他和丈夫钱钟书一生伏案阅读,对文学和创作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创作出了很受欢迎的小说、散文以及优秀的翻译作品,在当代文坛上都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她的内心淡定从容、她的文字清丽淡雅、她的爱情珠联璧合、她的才情举世公认、她的一生充满波折……读读她的作品,在略显浮躁的现在平静一下心情,学一些她的智慧,感受一下文字的魅力以及不同时代的魅力或无奈。 三:《有梦不觉人生寒:杨绛传》不仅是一本具有时代背景和人生启示的杨绛传记,也是追思一代文学大师百年人生的珍藏读本,文字清丽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