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014/22/20221014224616814.jpg)
出版社: 中国经济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3.80
折扣购买: 银行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
ISBN: 9787513655569
天维信息银行绩效管理研究所(简称“研究所”)于2014年2月28日在广州天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是国内首个由企业领衔并专注于银行绩效考核管理领域的专业研究机构。 研究所本着“学习、探索、创新和实践”的宗旨,致力于银行绩效管理理论、方法、工具与实践相结合,对银行绩效管理的难点、热点和前瞻性问题进行跟踪研究。研究所依托于天维信息众多的银行绩效考核客户,结合中国银行业的绩效考核管理实践,将先进的绩效管理模式和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有机整合。近年来完成了模拟利润考核、银行客户价值评价、职能部门考核、高管薪酬激励、绩效管理效果评估模型、商业银行EVA价值管理、客户分析等课题的研究,研究提出了3K体系理论、PEM模型、EVA?4M价值管理体系、RFMD模型等。完成商业银行有关团队建设、考核权重与评价规则、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绩效考核推行、条线管理、商业银行转型等热点问题的案例调研;定期研究发布行业研究报告,借助于《银行绩效考核专刊》(双月刊,已累计发行64期)、《知行》(半年刊,已累计发行10期)及公司、行业各种市场活动,建立与客户的沟通桥梁,传播分享研究成果,深入追踪、洞察行业热点,为行业提供更加先进的、有效的,一体化的绩效管理解决方案和研究报告,推动行业绩效考核管理地不断发展和进步。
金融业开放、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移动支付的出现大大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局面,中国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银行业务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 当前,银行业已进入大变革、大转型的阶段,面临开放竞争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构建精细化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L”型经济走势下,大量的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尤其是在“三去一降一补”和生态环境保护宏观政策下受到冲击的行业,其经营压力直接传导到银行业,具体表现为明显的存款下降、不良贷款上升,在部分地区这一表现尤其明显。 在这种背景下,“转型创新”成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目标,而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激发员工动力,打破“大锅饭”,加强绩效管理是当务之急。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联社张建成主任的话说:“精细化管理是所有银行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而绩效考核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保证银行战略落地的‘指挥棒’,是所有银行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精细化管理体系是银行走向现代化企业管理必须跨过去的一道门槛。绩效考核是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动力系统,没有绩效考核体系,精细化管理体系不可能构建起来,精细化管理体系中的管理会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全面风险管理系统等离开绩效考核系统的支撑都无法落地。 绩效考核是什么?绩效考核怎么做?绩效考核谁来做?虽然很多银行不断探索尝试绩效考核模式,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绩效考核工作成为银行管理者最头疼的问题。绩效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与枢纽,是提高组织绩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保障。因此,探索和研究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和实践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与改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银行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包括金融、人力资源管理等。本书对银行绩效管理的理论、运营构架、考核制度以及信息化等方面进行理论阐述与实践总结,并系统阐述了不同考核模式、考核对象下的应用场景,对绩效运营效果实现路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书共分为十章,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为理论方法篇,概括银行绩效管理最新理论与工具;第三章至第六章为绩效管理考核对象篇,分别针对银行分支机构、职能部室、岗位和业务(或产品)进行阐述,既有理论分析,又有方法与案例的介绍;第七章至第九章为绩效管理运营篇;第十章为银行绩效管理发展趋势。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指导性。本书根据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实践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围绕建立以效果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体系来编写的,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第二,实操性。本书在介绍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融合了大量案例,兼顾了专业性和可读性。本书坚持以解决银行绩效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设计了银行分支机构、职能部门、岗位、业务等考核方法和模板,是笔者多年银行绩效管理经验的提炼,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第三,系统性。结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特点以及分支机构、岗位等职责,系统介绍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职能部门、岗位、业务等绩效考核体系,帮助各大商业银行确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帮助一线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设计、应用具体的绩效考核模板。 第四,创新性。在考核方法上,总结出了“五结合”“效果理论”“业绩关系”等理论,并对其应用做了详细论述,为快速、高效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提出了新的思路和途径,降低了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的难度,提高了绩效考核工作的效率。 《银行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指导性。本书根据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实践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围绕建立以效果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体系来编写的,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第二,实操性。本书在介绍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融合了大量案例,兼顾了专业性和可读性。本书坚持以解决银行绩效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设计了银行分支机构、职能部门、岗位、业务等考核方法和模板,是笔者多年银行绩效管理经验的提炼,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第三,系统性。结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特点以及分支机构、岗位等职责,系统介绍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职能部门、岗位、业务等绩效考核体系,帮助各大商业银行确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帮助一线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设计、应用具体的绩效考核模板。 第四,创新性。在考核方法上,总结出了“五结合”“效果理论”“业绩关系”等理论,并对其应用做了详细论述,为快速、高效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提出了新的思路和途径,降低了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的难度,提高了绩效考核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