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琴歌(新疆是个好地方)
作者简介
张惜妍,女,汉族,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散文《秋天的手指》荣获第25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副刊作品一等奖;散文《城市边缘》荣获2013年新疆“伊珠”杯散文大赛一等奖。散文《那一扇窗》获2015年伊犁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征文二等奖;散文《薄荷糖茶》获2015年全国“喀拉峻”杯散文大赛二等奖。《阿丽艳的春天》获得27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评选三等奖。评论《爱有多深》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2013年“全民阅读报刊行”优秀书评100名作品。
内容简介
草原歌声“托勒敖” 在伊犁河流域的任何一 个草原,有某种声音越过 松林和群山传来,永不停 息,这就是河流的声音。 随着河流永不停息的,还 有草原歌声。在我的家乡 ,人们谈论这些时,就像 谈到他们的神。这些声音 不是文明史上的象征,不 是古代传说,而是越过时 间传布到生命中的轰轰巨 响,河流把歌声带向遥远 ,但这遥远不是静止的, 而是永生不息的流动。 哈萨克人把善咏史诗的 人称为“阿肯”,这些民间艺 人能记诵很多长诗,能即 兴赋诗歌唱,在草原很受 尊敬和欢迎。只要你踏进 伊犁的河流两岸,看到丰 茂的草原,看到生灵在深 峡与阔谷里生长,你会深 信不疑——这方天地原本 就是滋生诗篇的摇篮,而 这些诗篇吟咏在阿肯的唱 词间,是与生俱来理所应 当的。 诗歌的力量来自河流, 诗歌却是文字的,河流本 身并不在场。难道,这就 是上天赐予的吗? 和云峰教授是云南纳西 族人,也是从事中国少数 民族音乐理论、口头与非 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研究 的学者。他原本是找我当 向导的,可一个土生土长 的伊犁人对于本地民间音 乐的一无所知,是件令人 难以启齿的事情。其实, 我是很喜欢听哈萨克民歌 的,那随着冬不拉琴弦传 出的嘶吼与缠绵,包含着 希望、期盼、挣扎与痛苦 ,常常使我无端地落泪, 还有比落泪更沉重的心灵 的战栗。我总认为清晨走 出毡房,打湿我鞋面的露 珠,也是牧人夜里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