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中国:博物馆品鉴

地图上的中国:博物馆品鉴
作者: 杨不易
出版社: 五洲传播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6.40
折扣购买: 地图上的中国:博物馆品鉴
ISBN: 9787508545868

作者简介

杨不易,本名杨方毅,四川人,居成都。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协会员。出版有《伪单身时期》《火枪与玫瑰》《窄巷子宽生活》等,与人合著《九天开出一成都》《匠心成都三千年》《文物中的成都生活》。

内容简介

在汉语中,有很多关于“鼎”的成语,比如,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九鼎大吕等,都显得宏大而有气势。在中国远古时代,鼎只是一种普通的炊具。后来,随着青铜技术的成熟,用青铜铸造的鼎,慢慢发展为祭祀用的礼器。 有一个神话传说,最终赋予了“鼎”特殊意义。据说最擅长治水的夏朝(约前2070—前1600)开国国君禹,在治水成功之后,把天下分为九个州,并铸造了九只鼎来代表九个州。因此,九鼎成为国家权力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也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礼器和传国重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的后母戊鼎, 高1.33 米, 重832.84 千克,整体呈方形,布满精美的纹饰,是目前所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根据考古专家的鉴定,它铸造于商朝(约前1600—前1046)后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而铸的鼎。后母戊鼎证实了商代晚期高超的青铜工艺,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 后母戊鼎的得名,源自铸于鼎的腹部的“后母戊”三个字。最初专家们认为那个“后”字是“司”字,所以最初叫它“司母戊鼎”。直到20 世纪70 年代,古文字学家们对鼎上的铭文重新释义,才将它改名为“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于1939 年在殷墟遗址附近,即河南安阳市武官村被一个农民发现。殷,是商代后期的都城,也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要读懂一座城市,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从 参观她的博物馆开始。那些安静陈列着的化石标本、历 史文物和艺术品,就是这座城市最生动的呈现、最温情 的讲述。而要了解一个国家,读懂她的历史文明,又何 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