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熊孩子,妈妈这样办

家有熊孩子,妈妈这样办
作者: 文静
出版社: 辽宁大学
原售价: 42.80
折扣价: 22.42
折扣购买: 家有熊孩子,妈妈这样办
ISBN: 9787569806724

作者简介

文静:心理学硕士,儿童教育讲师。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儿童教育方面的心理咨询以及儿童教育指导工作, 对家庭教育以及儿童心理学有着独到的研究。出版了《停止吼叫,教育孩子请别任性》《停止呼叫,教育孩子请别任性2》《高级教养》《正面管教的孩子最有出息》《谁说坏孩子不能优秀》《好母亲培养女儿的63个要点》《孩子的趣味社交手册》《好妈妈对女儿说的66句私房话》等作品。

内容简介

你批评时的样子,决定孩子的回应方式 最近一段时间,泽熙很不对劲。为什么说他不对劲呢? 因为以前很黏妈妈的他,不仅不黏着妈妈了,还故意躲着她。如果妈妈在客厅看电视,泽熙就回卧室里当“小宅男”,等到妈妈去了厨房或者回到卧室,泽熙才会来到客厅。心思细腻的爸爸发现了泽熙异常的行为,他很是纳闷。这对曾经亲密无间的母子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某天晚上睡觉时,泽熙爸悄悄问泽熙妈:“老婆大人,你哪里得罪咱家娃了?” “我没得罪他啊!”泽熙妈努力回忆,仍然不知所以,说话时一脸茫然。 虽然没有得到答案,但泽熙爸觉得,这样下去也不行啊,毕竟家和才能万事兴嘛!于是,第二天趁妈妈出门买菜,泽熙爸将泽熙叫到跟前,耐心诱导、悉心询问才知道,事情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泽熙从小就被父母送去学架子鼓,是班里的“打鼓小王子”,校园文艺会演即将来临之际,泽熙和两个同样爱好架子鼓的同学被老师安排为全校师生表演节目。那天,大家排练的时候,有一位小伙伴心不在焉,老是出错,泽熙出于集体荣誉的考虑,就说了对方几句。没想到,那天那位小伙伴的脾气也很大,一言不合就跟泽熙吵了起来。最后,两个人索性放下鼓槌,比试起了“跆拳道”。 结果还用说吗?泽熙和小伙伴双双被叫了家长,两个孩子也知道错了,相互道歉,握手言和。可是,泽熙妈妈过来的时候,不闻不问不了解情况,上来就对儿子一顿责骂:“你个熊孩子,怎么就这么不省心呢!在家招猫逗狗,在学校还跟人动手打架,你以为你是谁,想打谁就打谁?” 回想起泽熙在家中的种种顽皮,泽熙妈妈越想越气,要不是老师劝着拉着,她都想当众揍泽熙一顿。 泽熙非常气愤地对爸爸说:“妈妈太讨厌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批评我,要不是老师拦着,她还想对我当众体罚。我不要面子的吗?我不会原谅她的!” 泽熙与人打架,这肯定是不对的,但泽熙妈妈不问缘由当众责骂,肯定也是不妥的,这轻而易举就激起了泽熙的逆反心理与反抗意识,母子感情因此大受影响。 对泽熙妈妈而言,这也许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转眼就被她忘到九霄云外了,但对孩子来说,这很可能是刻骨铭心的,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可能忘不掉这段痛苦的、耻辱的回忆。 这是很多父母的通病,他们总是觉得小屁孩儿什么都不懂,因而在教育孩子时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尊严问题。事实上,孩子往往比大人简单、敏感得多,他们对尊严的需求一点也不比大人少,父母口不择言无所顾忌的斥责与批评,无疑会伤害孩子稚嫩的心灵。 其实,同一句话在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的方式,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高情商的妈妈在批评熊孩子时,一定会注重自己的表达方式,不会让不过脑的言辞成为摧毁亲子关系的重磅炸弹。 (1)高情商的妈妈首先会肯定孩子们的人格。做父母的一般常认为孩子小,尚未成人,谈不上什么个人的人格。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孩子是有其自身的人格和自尊心的。只有承认他们的人格,并且尊重他们的人格,批评才会为孩子所接受。否则,孩子不会听父母的话。 (2)高情商的妈妈会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被批评,错在哪里。如果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而且有所醒悟,就可不必再追究。因为父母批评的目的也就是要让孩子知道、认识自己的错误,否则一味地批评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激起他们的反抗心理,反而会收到相反的效果。 (3)高情商的妈妈一定能够做到对事不对人。孩子犯了错,我们切记应明确指出他的错误,并针对他的错误进行深入分析,让他知道错在什么地方,以及错误的严重性,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定义:你是个坏孩子。 也许很多家长都不知道“标签效应”,这是一个对孩子成长影响极大的教育行为。通俗来说,就是你给孩子贴上什么标签,孩子就越容易朝着标签的方向发展。换言之,你说他是个好孩子,他成为好孩子的概率就更大;你说他是坏孩子,他往往就会如你所言。因此,批评孩子时,如何措辞,你一定要注意! 举个例子:孩子把墨水泼到了地板上。 错误的批评方式:“你这孩子太坏了!简直就是个混蛋!你没心没肺吗?累死我你很开心是不是?” 正确的批评方式:“你把墨水泼到地板上,破坏了家里的卫生,你又无法自己处理,一会儿妈妈收拾卫生多累啊?你必须帮妈妈一起处理,知道吗?” 后一种方式不会给孩子定性,不会伤及孩子的自尊,孩子也知道自己的错误造成了什么后果,并得到相应的惩罚,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4)高情商的妈妈一定能够准确把握孩子的个性,因人施教。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孩子。有些孩子天性敏感,话稍微说重一点,内心就感觉无法承受;有的孩子则粗枝大叶,父母不小心把话说重了、说错了,他也不放在心上,可能当时很生气,过一会儿就忘了。 对此,父母需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对于那些天性敏感、内心脆弱的孩子,批评时一定不要使用侮辱性措辞,一定不要说“你真是个废物”“你要脸吗”“我真后悔生下你”等情绪化极重的语言。 而对于那些大大咧咧的孩子,批评过后可以给一点严厉的惩罚,使他印象深刻。 (5)告诫孩子错误不要重犯。父母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正确的做法告诉孩子,由孩子自己决定一些原则,具体的做法还可因人、因地而异。总而言之,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理解孩子的心情,弄清事情的原委,对孩子的过失不夸大,也不掩饰。 总之,批评孩子时,我们应该冷静而且客观,不使用偏激的语言,字字句句都说在一个“理”字上,要使孩子感到亲切,感到妈妈是讲道理的,目的是教育自己学好,教育自己做事做人,完全是为了自己好。只有这样,他们才乐于接受批评,绝不能使孩子感到委屈,感到冤枉,或者感到妈妈蛮不讲理。 如果你真的“蛮不讲理”了,当你察觉到自己的错误时,一定记得要跟孩子认错、道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同理心的孩子。 实际上,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仅孩子会犯错,父母也难免会犯错,这时给孩子做个榜样,会收获比批评更好的效果。 * 理论指导性、实践操作性兼备。记录了妈妈必知的育儿内容,列出了正确的育儿方法,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步骤,以及在实际生活中该如何说、如何做的范例。 * 全书通俗易懂、充满可读性,可迅速汲取要点、解决问题。妈妈们可以迅速找到自己关心的内容,解决棘手问题。 * 内容非常接地气,读者适用面广。书中呈现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孩子妈妈,也适用于任何在生活中要与孩子相处的人。不断地练习这些知识,并能自如地运用,每个妈妈都能成为“优质妈妈”。 * 语言简洁流畅,内容生动。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生动真实的生活案例分析,总结出简单易行的专业家庭教育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