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
广西灵川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专业博士,师从著名财政学家吴俊培教授,现任教于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要从事《财政学》《公共经济学》相关课程教学,先后多次公开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参与过多个省部级课题研究,服务地方经济,长期为当地政府与经济部门提供培训与咨询服务。 主要研究方向: 公共品提供及公共政策管理 预算管理与改革研究 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与财政政策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经济总体保持了高速增长。同时,财政体系基本与经济的高增速相适应,培育出了稳定的财政收入汲取体系。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维系财政支出的持续扩张。在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中国有效地应对了国家治理上的多次挑战。然而,中国财政的转折点已经到来,财政富裕的黄金时代渐渐逝去,收支缺口逐渐扩大。并且,在经济的中低速增长成为常态后,财政收支吞吐固化为一种支出刚性,演化成形,难以回缩。正如中国古语所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如何实现预算的中长期平衡,成为新时期考验国家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命题。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是我国预算改革的主要方向,同时,它也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有必要对其内在机理、要素构成、制度运行条件作仔细研究。中国有着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国情条件,这意味着不可照搬他国经验,“衣有款型”,尚需“量体裁衣”,即便是借鉴他国的优秀制度,也仍需考察本国国情。在某种程度上,本研究是在就跨年度预算之“衣”,“量”中国国情之“体”。而这一“体”便是中国庞大的经济总量、政治体制、历史文化、财政体制、人口结构、地区差异等因素。基于这样的思考线索,本书的内容安排如下。 在中国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中,预算管理如何适应和指导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跨年度预算平衡管理机制研究》以其深邃的见解和严谨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财政预算平衡管理的全貌。本书不仅深入剖析了多年度预算平衡的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还特别强调了在中国特定国情下的创新管理策略,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掌握财政预算管理艺术的钥匙。无论你是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学术研究者,还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有深厚兴趣的读者,本书都将为你提供宝贵的知识和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