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泰山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6.91
折扣购买: 朱自清自述
ISBN: 9787551907286
我是扬州人 有些国语教科书里选 得有我的文章,注解里或 说我是浙江绍兴人,或说 我是江苏江都人——就是 扬州人。有人疑心江苏江 都人是错了,特地老远的 写信托人来问我。我说两 个籍贯都不算错,但是若 打官话,我得算浙江绍兴 人。浙江绍兴是我的祖籍 或原籍,我从进小学就填 的这个籍贯;直到现在, 在学校里服务快三十年了 ,还是报的这个籍贯。不 过绍兴我只去过两回,每 回只住了一天;而我家里 除先母外,没一个人会说 绍兴话。 我家是从先祖才到江 苏东海做小官。东海就是 海州,现在是陇海路的终 点。我就生在海州。四岁 的时候先父又到邵伯镇做 小官,将我们接到那里。 海州的情形我全不记得了 ,只对海州话还有亲热感 ,因为父亲的扬州话里夹 着不少海州口音。在邵伯 住了差不多两年,是住在 万寿宫里。万寿宫的院子 很大,很静;门口就是运 河。河坎很高,我常向河 里扔瓦片玩儿。邵伯有个 铁牛湾,那儿有一条铁牛 镇压着。父亲的当差常抱 我去看它,骑它,抚摩它 。镇里的情形我也差不多 忘记了。只记住在镇里一 家人家的私塾里读过书, 在那里认识了一个好朋友 叫江家振。我常到他家玩 儿,傍晚和他坐在他家荒 园里一根横倒的枯树干上 说着话,依依不舍,不想 回家。这是我第一个好朋 友,可惜他未成年就死了 ;记得他瘦得很,也许是 肺病罢? 六岁那一年父亲将全 家搬到扬州。后来又迎养 先祖父和先祖母。父亲曾 到江西做过几年官,我和 二弟也曾去过江西一年; 但是老家一直在扬州住着 。我在扬州读初等小学, 没毕业;读高等小学,毕 了业;读中学,也毕了业 。我的英文得力于高等小 学里一位黄先生,他已经 过世了。还有陈春台先生 ,他现在是北平著名的数 学教师。这两位先生讲解 英文真清楚,启发了我学 习的兴趣;只恨我始终没 有将英文学好,愧对这两 位老师。还有一位戴子秋 先生,也早过世了,我的 国文是跟他老人家学着做 通了的,那是辛亥革命之 后在他家夜塾里的时候。 中学毕业,我是十八岁, 那年就考进了北京大学预 科,从此就不常在扬州了 。 就在十八岁那年冬天 ,父亲母亲给我在扬州完 了婚。内人武钟谦女士是 杭州籍,其实也是在扬州 长成的。她从不曾去过杭 州;后来同我去是第一次 。她后来因为肺病死在扬 州,我曾为她写过一篇《 给亡妇》。我和她结婚的 时候,祖父已死了好几年 了。结婚后一年祖母也死 了。他们二老都葬在扬州 ,我家于是有祖茔在扬州 了。后来亡妇也葬在这祖 茔里。母亲在抗战前两年 过去,父亲在胜利前四个 月过去,遗憾的是我都不 在扬州;他们也葬在那祖 茔里。这中间叫我痛心的 是死了第二个女儿!她性 情好,爱读书,做事负责 任,待朋友最好。已经成 人了,不知什么病,一天 半就完了!她也葬在祖茔 里。我有九个孩子。除第 二个女儿外,还有一个男 孩不到一岁就死在扬州; 其余亡妻生的四个孩子都 曾在扬州老家住过多少年 。这个老家直到今年夏初 才解散了,但是还留着一 位老年的庶母在那里。 我家跟扬州的关系, 大概够得上古人说的“生 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 ”了。现在亡妻生的四个 孩子都已自称为扬州人了 ;我比起他们更算是在扬 州长成的,天然更该算是 扬州人了。但是从前一直 马马虎虎的骑在墙上,并 且自称浙江人的时候还多 些,又为了什么呢?这一 半因为报的是浙江籍,求 其一致;一半也还有些别 的道理。这些道理第一桩 就是籍贯是无所谓的。那 时要做一个世界人,连国 籍都觉得狭小,不用说省 籍和县籍了。那时在大学 里觉得同乡会最没有意思 。我同住的和我来往的自 然差不多都是扬州人,自 己却因为浙江籍,不去参 加江苏或扬州同乡会。可 是虽然是浙江绍兴籍,却 又没跟一个道地浙江人来 往,因此也就没人拉我去 开浙江同乡会,更不用说 绍兴同乡会了。这也许是 两栖或骑墙的好处罢?然 而出了学校以后到底常常 会到道地绍兴人了。我既 然不会说绍兴话,并且除 了花雕和兰亭外几乎不知 道绍兴的别的情形,于是 乎往往只好自己承认是假 绍兴人。那虽然一半是玩 笑,可也有点儿窘的。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