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70
折扣购买: 一分钟趣味心理学常识
ISBN: 9787521621082
第一章 神经科学与行为 ——大脑是一部超精密仪器 左撇子会更聪明吗——大 脑的结构和功能 我们的脑部由大脑、小 脑、间脑、脑干等组成(图 1-1),其中最重要也最为复 杂的部分就是大脑,它占人 脑总重量的三分之二,是参 与行为和感觉、思想和情绪 、学习和记忆的关键器官。 人脑主要包括左、右两 个大脑半球,半球之间由神 经纤维构成的胼胝体相连, 可以通过胼胝体交叉传递信 息。这使得左半脑可以支配 右半身的神经和器官,能够 完成语言、分析、逻辑、数 学思考、认知和行为等方面 的工作;而右半脑支配左半 身的神经和器官,能够完成 空间辨认、深度知觉、触觉 、音乐和艺术欣赏之类的工 作。 那些惯于使用左手的人( 即左撇子或左利手)右半脑 比左半脑更发达;而那些惯 于使用右手的人(即右撇子 或右利手)左半脑会更加发 达,这种情况也叫“优势半 球”。但左撇子和右撇子并 没有智商上的差异,所以说 左撇子更聪明是没有科学根 据的。 脑半球的表面覆盖着高 度发达的大脑皮层,表面布 满沟裂,沟裂间隆起的部分 叫作“脑回”。大脑皮层有三 条大的沟裂:中央沟、外侧 裂和顶枕裂。这些沟裂将大 脑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 颞叶。(图卜2)如果大脑皮 层全部展开的话能够达到约 2200平方厘米。 大脑是人类思想和认识 的中心。它可以分为四个机 能区:初级感觉区、初级运 动区、言语区和联合区。 那么,大脑要是受到损 伤,人的认知、情绪会受到 什么样的影响呢?1861年 ,法国神经解剖学家布洛卡 遇到了一个奇特的病例:病 人大脑左侧额叶后部有组织 损伤,这导致病人无法正常 进行语言表达,虽然他能够 听懂他人的话语,也能用手 势表达意思,但无法发出除 “tan”以外的音。后来,大 脑的这个区域就被称为“布 洛卡区”。 无独有偶,美国有名工 人在参与铁路建设时不幸遭 遇事故,被一根尖利的铁钎 穿过大脑,造成了脑损伤。 经过抢救后他的身体逐渐恢 复健康,但性格、情绪却出 现了很大的变化。在事故发 生前,他性格温和,待人彬 彬有礼,对待工作认真负责 、一丝不苟;可事故后他却 成了一个性格粗鲁、脾气暴 躁、待人冷漠、缺乏责任心 的人,因而很快就被公司解 雇了。 从这两个例子就能看出 ,大脑与感觉、认知、性格 、行为、智力等心理现象和 心理活动息息相关。所以, 我们应当注意保护自己的大 脑,避免头部受到碰撞引起 大脑损伤,同时要注意保持 规律的睡眠,并可常吃补脑 食物,还可以做一些健脑益 智的游戏,以维持大脑的正 常功能,这对于保持心理健 康也是很有帮助的。为什么 打哈欠会传染——镜像神经 元 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 过这样的情况:同事、朋友 在你身边打了个哈欠,片刻 间你也不由自主地做出了同 样的动作,仿佛打哈欠会传 染似的。 这种情况并非偶然,神 经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 会“传染”的哈欠与大脑中的 镜像神经元细胞有一定的关 系。这种细胞在两个大脑半 球的重要领域都有分布,它 能够储存特定行为模式的“ 编码”,会让我们不经思考 就能做出一些基本动作,还 会让我们迅速理解他人的意 图,或是体验到他人的情绪 感受,从而让我们拥有模仿 能力和共情能力。 以打哈欠为例,看到别 人打哈欠时,镜像神经元会 快速活跃起来,让我们像照 镜子一般,体验到那种疲倦 、困顿、无聊的状态,继而 做出打哈欠的动作。 同样,在他人开怀大笑 或放声痛哭时,镜像神经元 也能让我们理解他人喜悦或 悲伤的情绪,并会受到触动 ,想要跟着他人笑或哭。 当然,镜像神经元的作 用不止于此。心理学家认为 ,人类的认知能力、学习能 力都建立在镜像神经元的功 能之上。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梅尔 索夫教授发现,刚出生的婴 儿会模仿大人伸出舌头的动 作,这可以看成是最早的学 习,背后的奥秘就是镜像神 经元;儿童对于这样的学习 非常擅长,他们会模仿大人 的手势以及舌头、嘴唇的运 动模式,并逐渐掌握语言… … 由此可以看出镜像神经 元的重要性,倘若没有它, 我们就会失去模仿和学习的 能力,也无法与人顺利沟通 。比如有一种说法认为,自 闭症儿童有镜像神经元功能 受损的问题,使得他们无法 认知、理解他人,也难以融 入社会。 除了在学术领域具有重 大意义外,镜像神经元也能 够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比如在人际交往中与 人产生了矛盾,我们就可以 从镜像神经元的角度出发去 想办法——要学会站在对方 的角度,体察对方的情感, 再将自己的“镜像”感受传达 给对方,使对方有一种被理 解、悦纳的感觉,双方之间 紧张的关系便会逐渐缓和。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