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60.80
折扣购买: 罗伯斯庇尔与法国大革命(精)
ISBN: 9787100166461
露丝?斯科尔(Ruth Scurr),1971年生,曾在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求学,获剑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现在剑桥大学讲授政治学和历史学课程。她还是一位出色的文学批评家,是《纽约书评》《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撰稿人。本书一经出版即得到知识界关注,引起热烈反响。张雅楠,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学士、硕士,专职人文社科图书翻译,已译百余万字,出版《反思法国大革命》(埃德蒙?柏克著)等六部译作。
第一章 阿腊斯的孩子 罗伯斯庇尔的故事始于法国北部阿图瓦省一个 叫做阿腊斯的小城。几个世纪以来,这个介于法国 和荷兰之间的城市曾几度易手,最终在1659年确定 归属于法兰西王朝。之后,阿腊斯城墙高筑,成为 了阿图瓦省宗教及司法的中心,开始了一段颇为平 静的历史。阿腊斯有“百顶之城”的称号,因为无 数来自周边旷野或是碎石马路的参观者远远地便可 看到这里高耸的哥特式钟楼、天主教堂、僧院、11 个教区教堂、20多个男修道院及女修道院,无数收 容所、礼拜堂以及慈善机构。保守的虔诚氛围伴着 熏香的味道弥漫在窄窄的鹅卵石街道上空,两万多 男女老少日复一日地恪守着自己的职责,表达内心 的忠诚与敬仰。 罗伯斯庇尔生于1758年,刚好是阿腊斯经济腾 飞的时候:人们开始着手连通克兰松河两岸,以促 进东西城的交通往来。有人雄心勃勃地提出规划: 清理河水——那已经成了疾病的传染源,然后在河 水流人的地方或是建起水坝,或是筑起桥梁。另外 还有人提议重建那座建于公元687年的天主堂,同时 修整一直以来名高权重且收入丰厚的圣一瓦斯特教 堂,以激发法国贵族的年轻后裔担任阿腊斯主教的 兴趣。富有的投资者在那些崭新的公共建筑周边建 起了住宅楼,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地价日 益攀升。每周三和周六,城里人会格外多。大家都 想在每周两次的集市上买些当地的特产:麻、亚麻 、羊毛、肥皂、蕾丝、瓷器——当然,最重要的还 是谷物。 谷物交易是当时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很久以 前,阿腊斯的财富源自美丽的挂毯和欧洲中世纪的 古堡。不过那些挂毯虽因哈姆雷特一剑刺向毯子后 面的奸佞小人而留名后世,却也再不是18世纪阿腊 斯经济的支柱。当地的地主——其中一大部分都是 贵族——因为出租耕地而财源滚滚。他们的新房子 外挂着成捆的玉米,以显示其财富的源头。这些收 入丰厚的地主也为阿腊斯带来了乐观的氛围和美好 的市容。此外,那时阿腊斯与巴黎之间的通信也只 需要一天的时间。 然而,隐藏在这一切繁荣背后的是一个繁杂的 特权体系:上层阶级的生活倚靠整个区域的支持; 将最繁重的税赋负担加于最无力承受的人身上;为 制造业与商业制定守旧的规条加以限制;封建主义 制度沉重地压迫着农民。与阿腊斯的经济发展并生 的是犯罪率的突飞猛进。城市的三座监狱人满为患 ,街道上乞丐成群,四处可见守卫军押解歹徒与妓 女出城到里尔的劳改所去。 德·罗伯斯庇尔家族在阿图瓦省至少已生活了 三个世纪之久,广受尊重,却非贵族。他们没有耕 地,所以也未能从阿腊斯繁荣的经济中分一杯羹。 2015年入选“百道网中国好书榜”。 本书是《罗伯斯庇尔与法国大革命》(2015版)的精装本。作者露丝?斯科尔是位出色的文化批评家,在本书的写作中,她做到了“既无偏袒奉承,也无夸张的敌意”,很出色地揭示了罗伯斯庇尔及其时代的复杂性。同时,张雅楠的译文明白晓畅,增加了可读性。本书平装本被列入“百道网中国好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