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作者: 梁启超|译者:杨肇南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76
折扣购买: 李鸿章传(晚清四十年同治光绪以来大事记)
ISBN: 9787509356784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是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伟大的社会活动家,被时人称为舆论界的骄子。他还是一位重量级的学者,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他的文章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纵笔所至不拘束,而笔端又常带感情,极富鼓动性,代表作《少年中国说》影响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位退出政治舞台后仍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内容简介

李鸿章自然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这一点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李鸿章一定是十九世 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这一点也没有什么可 以怀疑的。既然这样,他这样一个人物究竟能处于什 么位置呢?他与中外的历史人物相比较,又究竟有什 么样的价值呢?在此我将试着一一对其进行讨论。 第一,李鸿章与霍光。史家评论霍光时说他是不 学无术,我评论李鸿章也要说他不学无术。那么李鸿 章与霍光是同一类的人吗?回答是:李鸿章没有霍光 的权力和地位,也没有霍光的魄力。李鸿章是一个谨 慎、本分守己的人,不是能根据时势来坚持追随自己 内心的想法,从而做出非常举动的那种人。他的一生 都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怎么能比得上霍 光呢?虽然如此,他对普通学识的掌握上,或许比霍 光要略强些。 第二,李鸿章与诸葛亮。李鸿章是一个忠臣、儒 臣、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中国自尧、舜、禹三 代以来,同时具有这五大身份而被百世所钦佩的,莫 过于诸葛亮。李鸿章手中所能依靠的资本,超过了诸 葛亮,但在取得君主的信任上不如诸葛亮。李鸿章最 开始在上海的时候,仅仅依靠着区区三座城市,就能 在江南建立大功,他们创业的艰难,也都比较相似。 后来他在用兵方面的成就,又远远超过了诸葛亮。然 而诸葛亮治理道路崎岖的蜀国时,能够使得官员都不 怀奸险,百姓都自强自立,但李鸿章做了几十年的重 臣,不能使国民团结友爱,让他们为己所用。诸葛亮 死的时候,所有财产只有成都的八百株桑树,李鸿章 却以豪富闻名天下,怎么差距就这么大?至于他们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犬马恋主的忠诚,也倒是很相 似。 第三,李鸿章与郭子仪。李鸿章中兴朝政、平定 祸乱的功劳,和郭子仪非常相像,而且他们所享有的 福气和运气也不相上下。然而郭子仪在平定祸乱之外 ,就再没有做过其他更有影响的事,但戎马生涯对于 李鸿章来说,却不过是他终身事业当中的一部分而已 。假如让他们俩的位置互换一下的话,郭子仪未必会 比李鸿章做得更好。 第四,李鸿章与王安石。王安石由于他的新变法 而遭到世人诟病,李鸿章由于他的洋务运动遭到世人 的诟病,王安石变法与李鸿章兴办洋务,虽然都不是 很完善的政策,然而他们的远见卓识都不是那些非议 他们的人所能及的。那些号称贤良士大夫的人,都不 肯帮助他们,还群起对他们进行诘难和攻击,拖他们 的后腿,背后说他们的坏话,最后弄得他们不得不用 一些奸诈小人来协助自己,这一点上,王安石和李鸿 章的境地都差不多。然而王安石更多地得到了皇帝的 支持,他对民政方面进行了精心谋划,局面更加宏大 深远,这一点又超过了李鸿章。 第五,李鸿章与秦桧。中国那些迂腐的儒士骂李 鸿章是秦桧的最多。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两场 战役爆发的那段时间,这样的言论尤其盛行。这种话 语若是出自于市井小人的嘴里也就罢了,士君子说出 这样的话,让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他们,只能说 他们是在像狗一样狂吠吧。 第六,李鸿章与曾国藩。李鸿章和曾国藩的关系 ,就如同管仲和鲍叔牙,韩信和萧何的关系。不仅如 此,李鸿章一生的学问、见识、事业,没有一样不是 靠着曾国藩的提携和成全。所以李鸿章实际上是曾国 藩门下的人物。曾国藩不是李鸿章能比得上的,世人 对此早已有定评。虽然这样,曾国藩毕竟是一位儒者 ,如果让他担任外交上的要职,他的手段、智慧和机 警,也可能并不一定如李鸿章。加上曾国藩始终秉持 知止、知足的人生信条,常常将急流勇退的念头挂在 心上,李鸿章则往往血气方刚,无论是面临什么样的 大难,都是毅然挺身而出,自己承担起来,从没有流 露过半点畏难退避的神色,这也算是他的特长了。 第七,李鸿章与左宗棠。左宗棠和李鸿章齐名于 当世,然而左宗棠更加的张扬,李鸿章则更加的隐忍 。说到他们的器量,左宗棠则远比不上李鸿章。一部 分虚骄自傲的湖南人,曾想推左宗棠为守旧派的领袖 来与李鸿章对抗,但其实这两个人在洋务方面的见识 不相上下,左宗棠不是一个只会守旧的人,李鸿章也 不是一个只讲维新的人。左宗棠幸亏早去世十多年, 所以得以保住自己在当世的声名,而后来的那些困难 和责骂,全都落到了李鸿章一个人的身上。左宗棠的 福气和运气也可以说是很好了。 第八,李鸿章与李秀成。“二李”都是近代的人 中豪杰。李秀成忠于太平天国,李鸿章忠于清朝,死 后一个封了忠王,一个谥号文忠,都可以说是当之而 无愧。李秀成的军事才能、政治才能、外交才能,都 不逊于李鸿章,但他们一个失败,一个成功,则都是 上天注定。所以我遍览近世的人物,想将两个人写成 合传而毫无遗憾的,就只有“二李”。然而李秀成不 杀赵景贤、礼葬王有龄.李鸿章却假意宴请投降的“ 八王”,而后将他们全部杀死,在这件事情上李鸿章 还是有惭于德的。 第九,李鸿章与张之洞。近十年来,与李鸿章齐 名的人,就是张之洞了。虽然如此,张之洞其实又怎 能比得上李鸿章呢?李鸿章是从实践中锤炼出来的人 ,张之洞却是个浮华的人。李鸿章最不喜好虚名,张 之洞则最追求的是虚名,不图虚名所以能任劳任怨, 迷恋虚名就会常常投机取巧。张之洞在对外交往的事 件中,处处给李鸿章制造麻烦,总结他所谋划的种种 策略,没有哪一个不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李鸿 章曾对人说过:“没想到香涛做官几十年,仍然还是 书生之见。”在我看来,这一句话也能概括张之洞的 一生了。而张之洞虚骄自傲、心胸狭隘、残忍苛刻等 ,与李鸿章的见识和大器量相比起来,就可以说是有 着天壤之别了。 P132-P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