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1.50
折扣购买: 道德经
ISBN: 978755377963801
李耳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一说为今安徽涡阳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一般认为书中所述,基本反映了他的思想。《老子》书中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观点。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 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能用言辞表述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能够叫得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天地万物未成形的样子,是天地万物的元始;万物本原的命名,是孕育万物之源。所以 常常从毫无目的、无拘无束、尚未成形的状态,来考察“道”无名无形的玄妙;常常从有目的、受约束、受局限的状态,来考察它有名有形之处的客观真实。妙和徼这两个概念,本源相同而名称不同,共同称为道的变化。变化来变化去,这是洞察宇宙间一切奥秘的门径。 ※解析 开篇点出“道可道,非常道”,初步揭示了“道”的真正内涵。道是《道德经》 所要讲述的核心问题之一,它在天地未生成以前就存在于浩瀚的宇宙中,当天地生成以后,道就在万事万物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贯穿于万物初成、生长、发展、消亡的始终,作为一种自然规律客观地存在着。提起道,我们不免会在头脑中想象它的模样,然而我们的想象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主观性,真正的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它是客观存在的,但又看不到摸不着,正所谓“大道无形”,我们主观想象出的道的样子,不是真正的道。“名”这个概念也是不能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形容的,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比想象的局限性更大,如果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大道,只能与大道相 悖。不能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大道,那如何才能认识大道呢?我们不得不采用概念,即“有”和“无”这两个“名”。所谓“有”,就是存在的意思,它代表一种正在孕育万物的状态,是万物的生母,即万物是从“有”中孕育生产出来的。“无”,我们理解为没有的意思,代表天地还“没有”生成以前的混沌状态,说明天地是从“无”中生出来的。 1.《道德经》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被后人尊奉为治国、治家、治学、修身的秘籍宝典。 2.被称为“万经之王,神奇之书”,是治国、齐家、修身、为学之宝典。 3.时下,世界上掀起了一股学习老子的热潮,老子的《道德经》也因此而风靡全球。据调查:在德国,几乎每个家庭都备有一本德文版《道德经》;在日本,《道德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案头藏书,用以指导自己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4.本书译文通俗流畅,解析新意迭出,见解独到;智慧典例丰富,理论与实践结合,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