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心理学

焦虑心理学
作者: 编者:陈东城
出版社: 中央编译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21.40
折扣购买: 焦虑心理学
ISBN: 978751173205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人体的生理反应是不需要意识的参与的,就好像 天热了我们就会出汗来散热,寒冷的时候身体就会通 过颤抖来产生热量。但生理反应不能满足我们的一切 需要,当人体的自主系统所不能满足的需要被意识到 时,就成为人们的**和各种行为动机。这时,我们 会知道冷了要穿衣服,热了要开空调。如果这种有意 识的行为还不能达到满足需要的目的时,焦虑感便产 生了。 所有不愉快的情绪都源于生理和心理的失衡,人 们以各种方式去修复它。有的是克服障碍,改善自身 能力和条件;有的选择降低**,或采取合理化解释 ,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如果不能做到这几点,就无法 恢复心理的平衡和宁静,消极情绪包括焦虑等积累和 强化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心理失常、精神病等严重 心理疾病,甚至导致**等自毁行为。 焦虑是一种常见情绪状态,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 、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 不愉快情绪。一般说,在心理学中通常把有明确对象 的不安、担心和忧虑称为恐惧,而没有明确对象的恐 惧就是焦虑。也就是说,焦虑是根本找不到目标的恐 惧,它表面上比恐惧的程度要浅,但正因为它没有清 晰的对象,没有明确的方向,才让人无从下手,从而 使人*加惶恐、无措。事实上,它给人们带来的心理 困扰丝毫不亚于恐惧感。 合理性焦虑:未雨绸缪的必要性 焦虑作为一种心理疼痛,人人都希望能免*它的 折磨。不过,我们也不能忽略焦虑的作用,我们必须 正视焦虑,它并不只是给我们带来危害,它也有好的 一面。它可以时时提醒我们,使我们随机应变,随时 防御所面临的危机。 我们将必要的焦虑称为合理性焦虑。合理性焦虑 是危险来临之前的警笛,它能够让我们时刻保持警惕 ,并主动寻找解决方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焦虑也 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心灵,它会殚精竭虑地为我们排查 一切有可能存在的危险,虽然它令人**不愉快。我 们不妨回想一下曾经让自己烦躁不安、*尽折磨的经 历,我们会发现,那些折磨只是为我们敲响了危险的 警钟,就像汽车上闪动着的“汽油不足”的警示灯一 样,能够提醒我们提前做好准备,未雨绸缪。如果我 们忽视了这个提醒,切断电源,继续向前驾驶,就可 能会出现油尽灯枯的结果。 此外,焦虑不仅促使我们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也可增加我们抵抗**刺激的能力。在略微感到焦 虑的情况下,我们的大脑会保持高速运作,注意力* 集中,工作也会做得*完善。当守护者变为破坏者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放任焦虑情绪,任其自由发 展呢?其实,许多情况下,焦虑是不必要的,如果我 们对这些焦虑感到见怪不怪,一味地放任它,它就会 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失去控制。我们的*常生活中 出现的许多焦虑情绪,都是源于自己太过敏感的心理 ,所以,即使不幸的事情离我们很远,我们也会感到 烦躁不安。 过度焦虑会发生问题。这是许多行为动机的共同 特征:当动机适量存在时,工作效率和进度是随着动 机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一旦超过**状态,过强的行 为动机反而阻碍工作的再进展。焦虑也是如此,轻度 的焦虑使我们淋漓尽致地发挥潜力,过度的焦虑却又 使人衰颓丧志。 判断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焦虑是不必要的,主 要有三个指标:一是焦虑的范围;二是焦虑的作用; 三是焦虑的强度。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