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一起快乐读书吧
作者简介
吴承恩(1504-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其代表作有《西游记》,其余作品还有《禹鼎志》,但已散佚,另有《射阳先生存稿》。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家境贫寒。他自幼聪明过人,少年得志,喜欢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因文才出众,在故乡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好评,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因科考的屡次失败,生活的穷困潦倒,加深了他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神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大约活了将近80岁。《天启淮安府志》评价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不过都是他死后的事了。他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美猴王出世学绝枝 在东胜神洲,有个叫傲来国的小国。傲来国有一座 山,叫花果山。满山青松翠柏,山顶上有一块石头,三丈 六尺五寸高,两丈四尺方圆。千万年来,这块仙石感受了 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渐渐地有了灵气。有一天,只听得 震天动地一声巨响,仙石崩裂,从里面崩出一个圆球似的 石卵,化成一个石猴。这石猴非常有灵性,见风就长,五 官俱全,双眼放出两道金光,直冲云霄。此事惊动了天上 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命令千里眼和顺风耳出南天门外, 查看这两道金光是怎么回事。千里眼和顺风耳出了南天 门,一个看,一个听,打探清楚后,回到天宫向玉帝禀报 说:“这是下界花果山上的石猴眼里放出的金光。那石猴 吃了凡间的水和食物以后,眼里的金光自然就会消失。” 玉帝听说是一个小小的石猴,也就没把他放在心上。 那石猴生下来就行动敏捷,心机灵巧。饿了就吃野 果,渴了就饮泉水,白天和一群猴子一起玩耍,夜晚与猴 群一起宿在石崖下边。一天,天气炎热,群猴玩得浑身发 热,纷纷到山洞里去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不息,群猴不 禁好奇起来,想看看这水的源头究竟在哪儿,于是便争先 恐后地顺着溪流向山上爬。爬着爬着,忽然眼前一亮,一 道瀑布从悬崖绝壁上飞流而下,气势十分壮观。一个老猴 指着瀑布,说:“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瞧个究竟,只 要安全回来,我们就拜他为王。”老猴连喊了三声,但众 猴一个也不敢应。这时,那石猴从草丛里钻出来,高声叫 道:“我进去!我进去!”说完便紧闭双眼,身子一蹲, 纵身跳进瀑布。进去后,石猴睁眼一看,里面却没有水, 只有一座石板桥,桥下的流水冲过石缝倒挂下来,遮住了 桥门。石猴走上桥头,只见桥那边是一个山洞,中间有一 块石碑,上面镌刻着一行楷书大字:花果山福地,水帘洞 洞天。洞内十分宽阔,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 床、石凳,真是极佳的安身之地。石猴一阵惊喜,自言自 语道:“想不到这里还有如此美妙的一个地方,正好给我 们做安乐窝了。”想到这里,他急忙转身跳到水帘外,把 里面的情形对众猴说了一遍。众猴听了,个个欢喜,都 说:“有这样的好地方,我们还不赶快去占了!”石猴于 是招呼大家说:“你们跟我来!”说完,又闭上双眼,把 身子一蹲,纵身跳进瀑布。那些猴子中胆大的也学着他的 样子,跳了进去,胆小的踌躇了半天,最后也还是跟着进 去了。众猴钻进石洞后,有的抢盆,有的夺碗,有的占 灶,有的争床……一眨眼的工夫,一个神仙境地便变为了 猴窝。众猴为了感谢石猴,就按照先前的约定,一个个拜 伏在地,拜石猴为王,号称美猴王。 一天,群猴正在欢宴,美猴王却独自闷闷不乐,泪珠 儿也滚了下来。众猴慌忙拜问:“大王,我们现在占据了 这么个地方,正是享受的时候,您为什么事儿烦恼?”猴 王说:“眼前我们确实非常快活自在,但是迟早都要年老 病衰。一想到将来会死,想到如此快活的日子总有不能享 受的时刻,叫我怎能不烦恼?”一番话,说得众猴都伤心 起来。这时,一个通背猿猴跳出来,高声叫道:“大王不 必烦恼!我听说大千世界古洞仙山之中,多有佛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