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
作者: 张天杰
出版社: 岳麓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20
折扣购买: 曾国藩家训
ISBN: 9787553807799

作者简介

张天杰,1975年生,浙江桐乡人,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现任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版学术专著4部,整理古籍2部,曾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哲学史》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内容简介

立德篇 不愿子孙为大官,但愿读书明理作君子(谕纪鸿,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导读】 曾纪鸿生于道光二十八年,是年方才八岁。曾国藩十分注意子女的教育,虽在外领兵打仗,但也在百忙之中抽空给年幼的次子写信,其慈父之心拳拳可知。 大多人家期望子弟做大官,然而曾国藩却教育自己的儿子,不必汲汲于做大官,而要做一个读书明理的君子,还要能固守清寒、朴素的耕读家风,而不要传染了仕宦人家的不良风气。再者,还希望儿子不求富贵功名,而求学做圣贤。事业成败,不是个体所能够把握的;而道德、人格的养成,却只要自己努力便可把握,与外在的机遇、命运并不相关。 字谕纪鸿儿: 家中人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1]。此君子也。 余服官二十年[2],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3]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4]以来相传之家风。吾父、吾叔,皆黎明即起,尔之所知也。 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5],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6]也。 手谕(时在江西抚州门外) 【注】 [1] 乐:安乐。约:俭约。语出《论语?里仁》。 [2] 服官:为官。 [3] 寒素:清寒,朴素。指门第寒微、平常的人家。 [4] 高曾祖考:高祖、曾祖、祖父、父亲。 [5] 居敬工夫:恭敬自持的身心修养方法。 [6] 入德之基:进入修养成就圣人品德的基础。 【译】 字谕纪鸿儿: 家中来到军营的人,大多称赞你的举止大方,我为此而感到少许的欣慰。凡人大多希望子孙能做大官,我却不希望子孙做什么大官,只愿都能成为读书明理的君子。勤劳俭朴,自立持家,习惯于劳苦的生活,既可处于安乐,又可处于俭约,这才是真正的君子。 我做官二十多年,不敢稍稍沾染官宦场中的不良习气,在饮食起居等方面,还能固守清寒、朴素时候的家风,极其俭朴的日子过得,略微丰盈的日子也过得,至于太过丰厚则不敢过了。大凡仕宦人家,由俭朴而进入奢侈则容易接受,由奢侈而返回俭朴则难以接受。你年纪尚小,千万不可贪图奢华,不能养成懒惰的习惯。无论是大户人家还是小户人家,无论士农工商各行各业,勤苦而俭约,未有不会家业兴旺的;骄奢而倦怠,未有不会家业败亡的。你每天读书、写字不要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丢了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以来代代相传的家风。我的父亲、叔父,也都是黎明即起,这些都是你所知晓的。 凡是富贵功名,都是命里注定的,一半由于人力,一半由于天命。唯独学做圣贤,全部都由自己做主,不与天命相互干涉。我有志于学做圣贤,少年时还是欠缺了恭敬自持的修养工夫,至今还不免偶有戏言戏动的行为发生。你应当举止端庄,不要妄言妄动,这样去做才能奠定成就圣人的道德修养基础。 手谕(时在江西抚州门外) 本书的选编,以传忠书局本《曾文正公家训》为底本,以岳麓书社2015年版“最全本”《曾国藩家书》为校本,并参考民国年间上海世界书局版的《分类广注曾国藩家训》、黄澧华与向志柱注释的岳麓书社1999年版《曾国藩家训》等相关著作。作者结合社会热点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