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8.00
折扣购买: 好妈妈不宠不惯教育女孩100招
ISBN: 9787506494434
俗话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这个“小棉袄”嘴巴甜,懂得 疼人,会跟妈妈撒娇,做妈妈的自然对女孩疼爱有加。 可是,疼归疼,爱归爱,妈妈一定要把握好“疼爱”的尺度和分寸。 一旦妈妈把对女孩的疼爱变成了宠溺和娇惯,那么女孩就会在妈妈的过度 呵护下变成温室花朵或“刁蛮公主”,到头来,吃苦的是女孩,受罪的是妈 妈,母女双方都会受到伤害。 比如,现在有很多女孩因为平时在家太受宠,被视为掌上明珠,被当 做小祖宗一样,因而变得骄横跋扈,蛮不讲理,不仅和父母吵架顶嘴,有 时候甚至还会爆粗口、说脏话;再比如,有的女孩被父母宠成了“孤家寡 人”,因为父母之外的人不会像父母一样宠着她、惯着她,所以她的很多无 理要求都得不到满足,于是,她便开始排斥外界的一切人和事;更有甚者, 有的女孩在父母的溺爱和娇惯下,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甚至连生 活都不能自理,没有了父母做依靠,她几乎成了“废人”一个…… 毋庸置疑,妈妈肯定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变成这样,大多数妈妈都希 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有所作为。而要想让这种希望变成现实,妈妈首先要做 的,就是丢掉对女孩过度的宠溺和娇惯。 那么,究竟何为过度的宠溺和娇惯呢?我们不妨用宠物来打个比方。 家中养的小猫、小狗,我们通常称之为宠物。为什么我们要赋予它们这样 一个名字呢?就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会宠着它们,惯着它们,饿了就喂它 们吃、渴了就喂它们喝,还会经常带它们出去遛弯、玩耍。但是,我们绝 不会询问它们的意见,也不会过多考虑它们的感受。所以,宠物不是独立 的,它们是依附于我们的一种存在。 而女孩作为一种有思想、有意识的独立个体,妈妈们千万不要将她们 也看成是和宠物一样的角色,而要用一种看待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她们。 不要什么事都不让她们过问,也不要什么事都不让她们参与,总是打着疼 爱的幌子对女孩说“你不用管”、“小孩子别瞎操心”,其实是对女孩最大 的 “虐待”和“伤害”,这种“虐待”和“伤害”不是来自身体,而是来自心 灵和精神。 女孩是家庭中独立的一份子,妈妈们要尊重她们的各种权利,比如 让她们发表意见,让她们自己动手做事,让她们参与劳动,让她们给予父 母帮助和爱的回馈……这样女孩才不会心安理得地躲在父母为她们筑好的 “安乐窝”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做,她们才能 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事物,才能有成长和成熟的机会。 女孩的成长和成熟和妈妈的正确引导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然而在现 实生活中,很多妈妈在教育女孩时,总是无法摆脱宠溺娇惯的“心理枷锁” , 比如有的妈妈舍不得训斥女孩,有的妈妈不忍心让女孩吃苦,有的妈妈不 敢放手让女孩去独立做事,还有的妈妈对女孩大包大揽,把本属于女孩自 己的事“剥夺”到自己手里……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宠溺和娇惯,其结果只 能是害了女孩。 曾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案例: “称职”好妈妈将自己8岁的女儿照顾得无微不至:早晨,妈妈给女 儿打洗脸水,挤牙膏,帮她洗脸、梳头,“伺候”她吃早饭,然后再送她去 上学;晚上,妈妈要帮女儿放洗澡水,给她洗澡,喂她吃水果、喝牛奶, 还要哼着“摇篮曲”哄她睡觉;周末,妈妈要帮女儿背着小提琴,拎着琴 谱、水果、面包、牛奶,陪女儿去学琴,而女儿自己则听着音乐,哼着歌曲 , 边走边跳。 有一次,女孩的奶奶从乡下到城里看望女孩,给她带来很多荔枝。可 她竟然不知道这是什么,更不知道该怎么吃。当奶奶告诉她这是荔枝后, 她竟然疑惑地问道:“妈妈让我吃的荔枝都是白色的,奶奶的荔枝为什么是 红色的呢?”原来女孩在家无论吃什么水果,妈妈都会为她去皮或切好, 而且还摆在水果盘里插好牙签,以方便她吃…… 这样的女孩我们怎么指望她将来能成才?她从小就“四体不勤,五谷 不分”,那她长大以后还能做什么事呢?妈妈对女儿宠到这种境界,惯到这 步田地,恐怕已经不是一个“爱”字可以了得了,这种所谓的母爱已经成 为一种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剥夺了女孩成长的权利,摧毁了女孩成长的机 会。 妈妈过分的宠爱和娇惯,会让女孩内心的欲望不断膨胀,在这种不断 膨胀的欲望的驱使下,她很可能会变成一个娇蛮的小公主,越发不把妈妈 放在眼里,这样无论妈妈再怎么教育她,她都不可能再听进去。所以,妈 妈要想更好地教育女孩,就要尽早甩掉宠溺娇惯的教育手段,力争成为女 孩身边最好的老师。 杨倩是一位6岁女孩的妈妈,她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但她却从来不 娇惯宠溺女儿。因为她知道,如果自己总是宠着女儿、惯着女儿,女儿就 会认为自己可以不去做某些事,她会等着妈妈去帮她做。所以,在教育女 儿的问题上,杨倩从来没有心软过。P2-4